- 黄敏;廖为明;池泽新;
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必须有一个综合评价体系的观点。根据综合评价原理与方法,从功能(function)、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 ance)三个方面,构建农业龙头企业综合评价模型(FBP)。最后,以江西省宜春市21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运用。
2010年04期 v.9;No.3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苏玉娥;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外政府以法律保障为基础,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本国农业合作社的顺利发展。针对我国政府行为在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总结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从法律保障、民主管理、政策扶持、培训教育和组织完善等方面来逐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完善。
2010年04期 v.9;No.3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魏君英;师文明;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农业贷款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利用湖北省1990—2008年间的数据,对农业贷款和农林牧渔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二者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仅存在从农业贷款到农林牧渔生产总值的单向格兰杰引导关系,即该地区的农业贷款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农林牧渔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农业贷款增加的推动作用则不明显。
2010年04期 v.9;No.36 12-1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武婷燕;李练军;郑宏琳;陈万提;梁三金;易欢;
选用1995—2008年的经济数据,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农产品出口金额每增加1单位,农业总产值将增长17.446个单位;但经格兰杰因果分析,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福建省农产品出口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以进一步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发展。
2010年04期 v.9;No.36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毕芬;黄和亮;阙春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就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道路,是统筹城乡就业的关键所在。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关系型社会资本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依靠这种途径进城就业并不能带给农民工较高的就业质量,也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不能过多地依靠社会资本,政府应该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就业转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0年04期 v.9;No.36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丽群;胡明文;
通过分析6种效用因素给外出务工农民创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对江西省万年县和兴国县进行实地调研,阐明各种效用因素产生的作用。对鼓励地方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视角、构建有利的政策来激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4期 v.9;No.3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培勇;
农村培养大学生进城导致农村资金和人才的"双重流失",各种教育成本使得大多数农村家庭丧失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减少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量,影响农民收入;农民工进城实现劳动力由生产效率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促进了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效果并没有如经济理论所预期的那么显著。其原因在于各种制度性壁垒和人力资本壁垒,抑制、阻碍了农民工在城乡之间自由的流动。所以,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不断改革和完善当前失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农民工流动的各种制度性壁垒,以及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能力。
2010年04期 v.9;No.36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中飞;翁贞林;朱红根;康兰媛;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课题。但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困难重重。为此,通过对江西省438个已返乡农民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若干政策建议,即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的功能,为农民工创业提供环境支持;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等等。
2010年04期 v.9;No.36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杨曾辉;董艳琴;
随着人们对食用油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的发展受到了大家空前的关注。而综观中国油茶产业的现状,却并没有及时地跟上人们的需求,重点分析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2010年04期 v.9;No.3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胡明文;王小琴;
由于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开发主体之间互动整合不够,这种主体分散化的情况在实践中影响了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协调开展。因此,有效实施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不仅需要调动开发主体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热情,而且要将他们有机整合,建立起高效灵活、保障有力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构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形式的有效建立、开发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开发绩效的评估反馈等。
2010年04期 v.9;No.36 43-4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王淑彬;黄国勤;
主要阐述参与式扶贫及其在全国各地的实践,以及江西采用参与式扶贫的一些项目区所取得的效果。同时指出当前实施参与式扶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方法,参与式扶贫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010年04期 v.9;No.36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帅晓林;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但这种承包地流转制度极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制度规则可循,虽然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承包地流转发展完善期间应居于主导地位,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
2010年04期 v.9;No.36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维;
根据全国25个省(市)1985—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几个关键因素对农村土地抛荒(种粮补贴和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粮补贴对农村土地抛荒的发生概率没有显著性影响,增加种粮补贴并未减少农村土地抛荒。原因在于种粮补贴机制不健全,政府应改变种粮补贴政策的具体执行方式,使之成为种粮的激励因素。粮食价格对农村土地抛荒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提高粮食价格能减少农村土地抛荒,但作用有限,其原因一是第一产业收入低于工资性收入,不再成为农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二是粮食市场体系不完善。因此,政府应打破粮食市场垄断局面,粮食收购企业应建立粮食质量信息甄选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促进粮食收购企业和粮农之间的良性循环。
2010年04期 v.9;No.3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黎;徐梦洁;侯为义;林庶民;
城市群是都市连绵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城市体系的自相似性,使得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可以通过分形维数加以描述。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下的74个市辖区和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 IS软件,通过ArcM 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和VBA编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城市的分布密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其次,长三角城市群属于复杂分形,其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第三,长三角地区顺畅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区域内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
2010年04期 v.9;No.36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肖庆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历史累积因素、政策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科技教育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为此,提出了需要按照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建立规范的财政拨款制度、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推进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中西部劳动力转移等对策建议来加快我国区域经济未来的协调发展。
2010年04期 v.9;No.36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邱祥阳;
生态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因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发展生态经济,要以消耗最小的资源,将生态资源变成有效经济价值,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农村信息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平台,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农村信息化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10年04期 v.9;No.3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珊;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1999—2008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
2010年04期 v.9;No.3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笼彦;胡增文;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基层行政机关,其有效的绩效管理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从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视角,分析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寻和选择有效的路径,以期对我国的基层政府绩效管理改革有所裨益。
2010年04期 v.9;No.36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魏毅;
高等农林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基于现阶段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发展面临的弱势地位、生源不足、经费短缺和毕业生"下不去"等困境,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需要准确把握建设高等农林教育强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战略定位,分层次突出重点,加大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支持"985"、"211"农林院校重点朝着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目标加快发展,使若干所院校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一流大学水平,重点支持省属地方农林院校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大力鼓励和扶持以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专科学校,继续坚持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建设成教学型大学,为建设高等农林教育强国提供可靠保障。
2010年04期 v.9;No.36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兰英;
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农业教育内涵。他在农政思想上主张"德政";在经济上强调"富农";在教育上实施"仁义"教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倡"生态保护",其内容涉及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挖掘其价值,旨在为当今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提供借鉴价值。
2010年04期 v.9;No.36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池泽新;邱晓辉;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党建阵地的覆盖面上,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的重要作用;在创新组织发展机制上,需要积极开展"四培两带"活动和"十百千"育人工程;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有必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党支部建在班上",并相应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2010年04期 v.9;No.36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志将;瞿明仁;黄路生;
按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建设计划,修订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了立体型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了企业家进课堂平台;加强了教材建设;构建了信息平台,实现了教学网络化;制订或完善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建设工程,建设效果明显。
2010年04期 v.9;No.36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伊凤玉;
高校机关效能是学校管理效能的核心要素之一。当前,高校机关效能建设与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机关要明确角色定位,强化服务意识这个根本,抓住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转变工作作风这个关键,建立高效规范的机关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制度落实,不断提升高校机关效能。
2010年04期 v.9;No.36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左辉群;
随着江西农业大学与企业合作办学培养软件类人才,形成"3+1"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几年积极探索和创新,基本上形成一种具有专业优势和特色的"3+1"校企合作软件类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
2010年04期 v.9;No.36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廖述香;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任务,推进学习型学生党组织是高校党建的必然要求。深入分析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着重从加强学习阵地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2010年04期 v.9;No.36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庆生;李飞;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优秀的建设人才,在高校中全面启动针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为大学生提前接种"防腐疫苗",使他们树立敬廉崇洁的意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现阶段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发挥着教育引导、榜样示范和督促协调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先入为主的廉洁教育,既是一项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滋生的系统工程,也是高校培养具有高素质、高品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2010年04期 v.9;No.36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水平;万江文;郭安平;陈裕鹏;龚志强;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从江西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2010年04期 v.9;No.36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贺媚;
发挥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及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0年04期 v.9;No.36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松英;
信息技术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迅速地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模式,读者对文献信息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党校图书馆必须拓宽服务渠道,激活馆藏文献,开拓适合的文献资料服务方式,其中建立网上专题资料服务模式,是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论述构建网上专题服务模式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特色专题数据库和编选专题资料挂在网上交流两条途径。
2010年04期 v.9;No.36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亲材;
工程预决算,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所需各种材料、人工、机械消耗量及耗用资金的核算。建筑行业流行一句话:是赔是赚,全在预决算。可见工程预决算的重要性,而工程预决算审计是对工程预决算的一项重要的监管措施,它对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成本、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进度款拨付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挖掘工程预决算的错弊,避免损失浪费,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对工程预决算的审计监督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新的审计思路和对现行的审计方法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
2010年04期 v.9;No.3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淑芹;
从管理人员素质、固定资产配置、利用率、处置角度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提出用精细化管理解决人员素质,固定资产配置、管理、使用、调配、处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改变提供思路。
2010年04期 v.9;No.36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承欢;
分析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基础教育相脱节,教材内容相对不足,教学内容激发不了学生兴趣,并提出构造新的田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生活等建议。
2010年04期 v.9;No.36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蕴丽;江天桥;
高校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来自社会、高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拟就当前普遍存在的基础课教学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两难"的问题探求以多元教学方法并举来激活教学效果的整体效应,从而使教育对象能够自觉地入座入耳入心入脑,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010年04期 v.9;No.36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