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德强;贺佐勇;
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一个比较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具有文化程度较高、就业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差异化的特点。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人员流动大、工资待遇低、劳动安全卫生保障差、休息休假不能保障等。改善其劳动现状的重要路径是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体应该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工资待遇、优化工作环境、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努力,以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
2010年03期 v.9;No.3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郭建玉;
城市的扩张只是市民化的前奏,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才是城市化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通道依然不畅。在回顾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对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进行解读,认为积分制管理是实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思路。最后对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城市化战略及健康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反思。
2010年03期 v.9;No.3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国培;庄天慧;张海霞;
农户贫困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农户自身生计资产又能有效抵御这种灾害所带来的风险。针对西南地区2009年遭遇的60年未遇的严重旱情,在回顾相关文献基础上,以国家级民族扶贫重点县云南禄劝县为例,对自然灾害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关系进行研究。从风险因素和抵御风险因素两方面对禄劝县各乡镇2009年旱情与农户贫困脆弱性进行因子分析,实证得出结论:禄劝县贫困脆弱度较高,保持水土,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低保农户比重可以有效地抵御旱情风险、缓解贫困。
2010年03期 v.9;No.35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邓娟;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新时期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认识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在国家与社会、个体互动过程中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可构建特征。
2010年03期 v.9;No.3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萍;
转型期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出现了正当利益和合理需要,更出现了诚信意识的缺失、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价值判断的困惑。就引起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中"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价值主义"思想进行了剖析,提出对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道德调控的途径和方法。
2010年03期 v.9;No.35 21-2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应会君;黎瑛;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出外务工男性越来越多,在农村中就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妇女,她们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立足这个群体的经济状况、婚姻家庭和精神生活,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其现状的有效对策。
2010年03期 v.9;No.35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可敬;傅琼;
改革开放后,我国男性农民工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因家庭结构变迁、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社会加速转型期政府政策滞后等原因而产生安全感危机。从分析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问题出发,尝试从农村社会工作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的构建。
2010年03期 v.9;No.3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程晓娟;全春光;
基于系统论观点,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划分,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构建包括4个层级、27个指标的农村致贫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四川省青川县实际情况,运用AHP方法对其致贫因素进行综合评析,得出该县主要致贫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制定脱贫政策提供定量依据和参考。
2010年03期 v.9;No.3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吴志远;屈超;
金融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其金融体系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反而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滞后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江西农村存在需求型金融抑制,从需求角度分析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理论依据,并运用调研资料分析金融抑制的成因,最后从提高农村金融需求的角度提出破解金融抑制的办法。
2010年03期 v.9;No.3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保跃平;
社会评价广泛运用于社会发展项目尤其是投资项目中,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领域。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评价的缺失导致农民的能动性不被重视,农民的潜力未被激发,农民朴素而有效的乡土知识被漠视,还可能引发行动失范和制度堕距等方面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社会评价,是新农村建设的思维转向,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2010年03期 v.9;No.3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景东辉;景旭辉;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既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和动力,也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首要因素之一,但乡镇政府机构改革20多年来效果仍不尽人意。从行政生态理论的角度,分析影响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实现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实现路径。
2010年03期 v.9;No.3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道和;康小兰;
通过对江西省柑橘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及综合优势指数(包括效率、规模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市场上,江西省柑橘产业具有较弱的竞争力,且存在一定的波动;在国内市场上,江西省柑橘产业竞争力单产效率较高,规模效率递增且优势明显,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
2010年03期 v.9;No.35 53-5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包屹红;周秋白;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进而环保税制问题日显突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节能减排的状况,指出税收政策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工具,而现行的税收政策存在对发展鄱阳湖低碳经济的调节作用不够强大、范围不够全面等缺陷,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完善现行税收政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建设。
2010年03期 v.9;No.3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余敦;董灵燕;
从生产力、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选取24个评价因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指数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为南部高于北部,西南部高于东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7年来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的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整体上良好,但不同市(县)及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
2010年03期 v.9;No.3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天放;周丽群;钟明春;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以此所反映的各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依据,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2010年03期 v.9;No.3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君;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交易成本高与信息不对称。针对这些原因,有观点提出要发展民间融资与成立中小金融机构。但是,欠发达地区在这两个方面都不具有优势,迫切需要在金融之外找到答案。因此,抓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程中将会形成不同产业集群的历史机遇,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发展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可以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2010年03期 v.9;No.35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爽;朱志雄;高慧;王晓明;郭如良;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才集聚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单位,构建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各个县、市的人才集聚环境进行打分并排序,评价各县、市区人才环境。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集聚环境发展极不均衡,人才集聚环境发达的县、市区很少,且其得分远高于其它县、市区;市区人才集聚环境明显高于县域;而发展较好的县人才集聚环境高于某些市区。建议通过重视欠发达县、市区的硬件投资与软政策建设等方法,改善当地人才集聚环境,汇聚优秀人才。
2010年03期 v.9;No.35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晓刚;蓝春娣;
针对江西省绿色崛起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首先介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介绍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实现更好地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2010年03期 v.9;No.3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发明;杨婧;
首先对消费结构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通过恩格尔系数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滞后于城镇居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然后,借助《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7)年的数据,建立ELES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年均基本需求支出量、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最后分析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对策。
2010年03期 v.9;No.3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钟全林;程栋梁;翁美娥;
在构建森林经营区位综合指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九地市的森林经营区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07年,福建省区域森林经营区位质量依次为: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漳州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林地资源区位、林木资源区位、居民生活区位及林业政策区位是影响福建省区域森林经营区位质量主要影响因子,以林地资源区位与林木资源区位最为重要。
2010年03期 v.9;No.35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至发;
是继续采用家族化管理还是采用职业化管理仍是困扰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的内在逻辑,认为任何企业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资本条件下进行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及其管理模式的选择都是由当时的社会资本条件决定的。由于我国具有丰富的家族社会资本和泛家族社会资本,而制度化社会资本相对缺乏,这就决定了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并不具备职业化管理的现实基础,也没有职业化管理的现实需求,家族化管理仍是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现实选择。对于那些能够进入现代企业阶段的民营企业,职业化管理是其理想的选择,但需要我国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模式创新的环境。
2010年03期 v.9;No.35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苏建;
采用投影寻踪模型,选取典型指标,利用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优化求取最佳投影方向,对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2007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对应的等级值分别为3.74、3.96和3.30,分别处于较健康、较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结合指标体系,分析3个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9;No.35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洁鸣;
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方法,对2003—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R&D知识溢出的空间非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传统的OLS知识对参数进行"平均"或"全局"估计,发现GWR是一种可以反映参数在不同空间具有非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在对R&D知识生产进行参数估计时,局部模型GWR比全局模型OLS更好地模拟了数据;R&D知识生产的不同要素存在空间变异;由于各地的政策与经济基础各有不同,导致不同的区域知识溢出的效应各有特点。
2010年03期 v.9;No.35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淑春;
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征地拆迁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受影响人口满意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货币性补偿是受影响人口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外,非农经营机会、农业发展、安置后生活条件、安置环境等也是显著影响因素。为了不降低受影响人口的满意度水平,一是再提高补偿水平;二是提供更多的非农经营和发展机会;三是优化安置环境和条件。
2010年03期 v.9;No.35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戴庆锋;刘慧;
城镇居民社会满意度是衡量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指标。研究以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南昌为调查对象,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从公共事务因子、工作因子、安全因子、业余生活因子、家庭收支因子、稳定因子、个人收入因子、集体活动因子、婚姻因子9个维度对社会满意度研究体系进行构建和评价。研究表明,南昌城镇居民社会满意度较低。其中,婚姻因子、工作因子与公共事务因子位于满意度前三位,家庭收支因子、稳定因子与个人收入因子位于最后三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部地区城镇居民社会满意度的主要特征。研究对促进当前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0年03期 v.9;No.35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平芳;胡明文;王小琴;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从空间导引系统、服务设施告知系统、教育宣传及安全警示系统、景点内容解说系统、可携性(出版物)解说系统及向导式解说系统等方面,对将军园旅游解说系统的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红色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议。
2010年03期 v.9;No.35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张频;刘楠;熊美兰;
名山旅游资源在现代旅游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名山资源丰富,名山旅游是江西旅游经济收入主体之一。通过分析江西名山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特色,旅游资源的功能,提出合理开发与改造江西名山旅游资源对策,实现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03期 v.9;No.35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来生;
道家的生态智慧中有善待万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知足知耻、知常知和的消费观以及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激发我们采取措施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道家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2010年03期 v.9;No.35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桥生;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转变思想观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好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理论支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建设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10年03期 v.9;No.35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寿兰;袁玲红;
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追源,介绍其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稳态经济模式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支撑,但其用人与自然的矛盾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用经济的"零增长"来压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反对"暴力革命"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010年03期 v.9;No.35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远平;林赞歌;
探析流动人口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7所中学共计986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比本地家庭更高,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则显著更低;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本地生源,其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5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更高。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矛盾性、成功性、情感表达和娱乐性。
2010年03期 v.9;No.35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宋秉斌;秦楠;
网络虚拟财产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虚拟财产的确认与保护已成为法律研究一个新的课题,以网络虚拟财产为中心,首先对其概念、特征、属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政策规制建议。
2010年03期 v.9;No.35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思;邹翔;
"法律发展的重心不在自身,而在社会。"我国农村法律实践情况决定着整个国家法治现代化水平。法律诉讼目标解决的单一性特点无法适应农村纠纷所处的复杂多样环境。农村纠纷根深蒂固的特点决定法制建设要深入农村纠纷解决的核心必须是多元化解决,并作本土化转变或创造。
2010年03期 v.9;No.35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文君;上官新晨;徐明生;杨武英;周志娥;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新的专业学位,它是对全日制农科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就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2010年03期 v.9;No.35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姚晓红;吴超;刘博典;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当前,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使各种文化、各种文化要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新时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从校园精神、制度、文化活动、环境氛围等方面,全面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2010年03期 v.9;No.35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齐东;曾红权;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国外成功经验表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须走产学研联合教育模式。本文认为,在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过程中须把握市场原则、创新原则、质量原则、互补原则和共赢原则,同时须构建产学研联合教育的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0年03期 v.9;No.35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霞;朱晓东;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深入分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工作思路。
2010年03期 v.9;No.35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袁洪;
根据Claudy对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分类及阐释,分析了翻译中强制性显性、选择性显性、语用显性和翻译固有显性的含义和特点。以唐长安城(今西安市)双语简介为研究文本,对旅游文本的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特别是显性翻译进行分门别类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文本翻译主要为显性翻译,翻译过程中各种显化手段同时使用,以实现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旅游文本显性翻译的根源在于其目的、原语和目的语语言特征的差别,以及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2010年03期 v.9;No.35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