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道新;彭春瑞;涂田华;谢金水;
分析江西粮食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动力不大、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粮食产业化水平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对策:一是要抓住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一核心,二是夯实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两大基础,三是要实施政策兴粮、科技增粮、产业增效三大战略。
2010年02期 v.9;No.3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邹晓娟;赖运生;康小兰;刘滨;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标志着农业中介组织发展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业中介组织一方面具有连结农户与市场、有效降低政府贯彻涉农政策的监督成本等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农业中介组织又存在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不能解决所有的公平和效率矛盾和冲突等局限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其管理者和领头人的"败德行为"等组织失灵现象,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宏观管理。从制度视角架构了农业中介组织宏观管理机制,发展规划机制、资源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是农业中介组织宏观管理机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发挥着制定农业中介组织发展规划、标准和法律政策;提供培训、支助延伸研究、激励约束、协调等作用。
2010年02期 v.9;No.3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祖薇;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全省东南沿海与闽西北地区的发展不均衡,这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不均衡。以福建省区域发展不均衡为出发点,选择福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福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力求得出一些对福建省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益的政策建议。
2010年02期 v.9;No.34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踔;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工问题非常重视,特别提出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当前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其市民化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
2010年02期 v.9;No.3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商鹏龑;
伴随着城乡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加快。然而面对当前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住房保障的边缘化,一种有别于传统住房形式的回迁式购房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理性住房选择之一。采用埃弗雷特.李的"推力—拉力"理论就该种回迁式购房选择从制度性因素、中小城镇拉力因素、大中城市推力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此外,还就回迁式购房选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增强住房稳定性、促进城镇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就业流动性、带来房屋的大量闲置。最后就该种购房选择进行了小结并提出几点建议: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规范农民工居住条件,探索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房租补贴或便携式住房公积金,规范中小城镇租赁市场,探索房屋券式抵押,减少房屋闲置浪费等。
2010年02期 v.9;No.34 22-2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其春;
技术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造血机制。农业技术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技术反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离乡群体和社会组织等多重主体的各自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做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
2010年02期 v.9;No.3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新蕾;蒋荣;易启洪;
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当前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等措施是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
2010年02期 v.9;No.3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瑞玲;
通过对河南省蔡寨村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的240位村民的调查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居民的代际职业流动总体水平比较高。个人文化程度、个人初次就业时的年龄和父亲的职业、母亲的干部身份对代际职业流动(与父亲相比)存在着影响;个人的文化程度及父、母亲的职业和家庭的经济水平对代际职业流动(与母亲相比)存在着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个人文化程度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个人的代际职业流动水平,而父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母亲的职业则通过子女受教育程度来间接影响个人的代际职业流动。总的来看,农村居民要想获得农民以外的职业,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
2010年02期 v.9;No.3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陶兢强;许能锐;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1992—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研究,聚类结果将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划分为7大类,而地理因素、政策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收入来源差异因素是各类别农民收入水平存在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2010年02期 v.9;No.34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红香;
以城乡户籍统一为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20多年,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是存在诸多与改革不适应的制度性因素。从医疗与养老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计划生育制度、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城乡户籍统一改革的不适因素,给出相应的完善与调适政策,同时提出户籍制度改革自身的调适建议。
2010年02期 v.9;No.34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柳士双;
城乡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关系的实践也遍及世界,欧盟就是较为成功的区域典范。通过空间规划和农村开发,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欧盟获得了较为平衡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程带来了重要启示。
2010年02期 v.9;No.34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冷小黑;张小迎;郭锦墉;
以江西278户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Logit模型对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子女目前就读年级层次、学习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当地家庭投资高等教育氛围和毕业生就业氛围等对投资意愿有显著关系,户主文化程度和子女性别对投资意愿没有显著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0年02期 v.9;No.3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华;廖小官;程彩琴;
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由来已久,不仅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也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民工子女和农村幼儿等不同特征农村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获得相应教育权利、机会和教育资源积累人力资本的限制性,以及人力资本作用发挥等方面的限制性上。
2010年02期 v.9;No.34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帮扬;李娟;梅章慧;
目前,农村工业污染严重,农村工业发展对农村环境和农业资源危害加重,农村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受到威胁。农村工业污染的防治需要政府、社会中间层组织、企业及社会公众这四者有机结合。探讨协调政府、社会中间层组织、企业与社会公众多维关系的同时寻求防治农村工业污染防治解决路径。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提出治理农村工业污染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帮助。
2010年02期 v.9;No.3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谢元态;苏石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利润是支付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对两者进行比较和融合的探讨,是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利润学说四个发展过程和西方经济学的利润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看其学术意义,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利润学说和西方经济学的利润理论,对两者进行比较和融合作初步探讨。
2010年02期 v.9;No.34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六英;
探讨自然资源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激励理论,提出自然资源正外部性激励的主要途径,包括依据正外部性的作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规制方法、综合使用激励手段以及尽量让市场起作用等;阐述抑制自然资源负外部性的三种主要手段,即法律禁止、政府规制和道德约束。在分析这三种手段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抑制自然资源负外部性的主要途径,包括选择合适的规制方法、明确产权和引入市场等。
2010年02期 v.9;No.34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凯;王晓庆;
通用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虽是"导火索",但其背后有更深层次原因。其主要原因有:通用为追求利润,降低产品"差异化"的愿景,未能厘清什么对自己最重要;通用固有的心智模式,阻碍其变革;通用并购的品牌未能成功整合,共同愿景难以形成;通用组织规模大,官僚主义滋生,阻碍团体学习;通用未能从整体看待问题,为解决资金紧张,依赖金融衍生品,而其根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010年02期 v.9;No.34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毅;申晓若;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逐渐演变成一次全球性的大危机。尽管这次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虚体经济都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主要包括:推动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升级;加快纺织业的产业调整;提高就业政策的实效性;强化政府部门对股市的监管;进一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与法律。
2010年02期 v.9;No.34 103-10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少芬;
为合理制定政府养老支出财政预算,通过对养老保障需求的概念分解,构建起人均养老保险需求预测模型;根据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数据,测算了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并对2009—2020年的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进行预测。
2010年02期 v.9;No.34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明文;王小琴;
区域合作成为当前各地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一个热点,但由于合作主体之间缺少维系情感的粘合力,使得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仍存在合作行动不持续、合作层面不深入等问题。通过打造区域共享的旅游节庆,以"共办节庆"和"共度节庆"为路径,可以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提供一个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思想情感的粘合力,使得合作主体得以"均化",从而维系着合作体系的稳定及其延续。
2010年02期 v.9;No.34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琴;黄平芳;
旅游空间结构反映旅游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也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南昌市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区和旅游客源地等4个主要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南昌市旅游空间结构正在向链状空间结构演变,南昌市旅游空间结构应该构建"一核、四区、一带"的结构模式。
2010年02期 v.9;No.34 113-11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伟峰;廖为明;萨如拉;杨媛媛;王忠春;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的显著标志,也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生态伦理基础。从用火观念、饮食文化、丧葬习俗、建筑风格、命名习俗、宗教观念、游牧方式、法制观念8个方面论述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关内容,重点探讨蒙古族生态文化中与森林文化有关的内容,系统地挖掘民族文化中合理、有价值的成分,以期保存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丰富森林文化研究的内容,为当今的森林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010年02期 v.9;No.34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运阔;周亮梅;朱美英;
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质就是碳足迹日益增大所致,通过介绍碳足迹概念、类型、标准和计算方法,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旨在让公众了解碳足迹,倡导低碳生活,加强节能减碳的环境意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0年02期 v.9;No.34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0 ]
- 王华林;柳志慎;
邵式平系解放后首任江西省省长。他曾担任过抗大二分校副校长、陕北公学教育长,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他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实践中具有独特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他与汪东兴、刘俊秀等开创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事业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完全赞成,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他不愧为人民教育家。文章阐述了他的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同学历层次分级办学,实现全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科学管理体制;毕业生不包分配,可自主择业,为所有人进大学开辟道路的教育思想。这是他整个教育理论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2010年02期 v.9;No.34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平;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培养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探讨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并对两者有效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合理分析。
2010年02期 v.9;No.34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彭莉;裘琳玲;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采用文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分析当前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我国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落实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完善学分制下学生个性化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2010年02期 v.9;No.34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邱隆云;王琳;徐峰;李明;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逐渐被关注,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研究更是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拟重点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市场化等研究领域进行述评,希望能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0年02期 v.9;No.34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明星;刘娜;黎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基地,廉洁文化的建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概述高校廉洁文化的内涵,针对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从领导干部、教师和广大学生3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途径。
2010年02期 v.9;No.3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艳君;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商务、工程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对高素质的同传口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大大推动了人们对同传教学的研究。从视译作用于同传教学的理论基础着手,以视译中3项基本技巧为研究重点,通过口译课堂实际应用,证明是否在视译与同传间发生技巧转移,从而判断出视译对同声传译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0年02期 v.9;No.34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