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54628

  • 农户营销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085户农户的实证调查

    郭锦墉;冷小黑;

    以江西省1 085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t模型对农产品营销中影响农户合作意愿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营销中农户的合作意愿与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农产品经营规模、农产品价格波动及政府支持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销售难度、距离市场远近及农产品类型等因素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户主风险态度等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文化程度因素关系不显著。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6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刘修礼;

    对比分析了粮食主产区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的农村经济结构演变特征与效应,指出差异化的主因在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价值取向、政策导向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结构效应的对策。

    2006年04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江西特色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构建

    沈玖玖;龚花萍;刘精棋;

    江西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农产品物流系统建立的条件日益成熟,江西需要建立针对江西特色农产品的物流系统。论述了系统的参与主体及其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以及系统的基本结构,并指出该系统的实施需要得到政府若干方面的支持。

    2006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

    王宇波;王雅鹏;

    沼气是我国农村新能源构成中生物链条最长、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生物质能利用形式。普及户用沼气是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普及户用沼气的主要障碍有经济、技术和政策激励三大方面,各级政府和农户投入巨资兴建的沼气设施能否持续发挥作用是广大农户最为关切的事情。从户用沼气设施的投入产出分析入手,对影响农村户用沼气系统投入、维护、利用和综合效益发挥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了建立农村户用沼气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议。

    2006年04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发展研究

    黄国勤;王淑彬;蒋海燕;赵小敏;石庆华;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简称“湖区”)种植业的发展在“湖区”乃至江西全省农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简述“湖区”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种植业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湖区”种植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湖区”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促进“湖区”农业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06年04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生态农业若干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

    蒋海燕;翁贞林;

    生态农业实质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是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论述了江西生态农业的若干模式,着重分析其基本原理及技术体系,并对江西生态农业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2006年04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农户交易中介化——概念模型与立论依据

    刘滨;池泽新;康小兰;

    农户交易中介化就是农户利用中介组织实现交易市场化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它是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其基本功能就是节省农户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效率,消除“两个失效”。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农户的交易方式及其面临的问题,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为研究“农户交易中介化”提供立论依据。

    2006年04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效应与绩效——以江西为例

    汪建红;曹建华;

    农地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象,是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合理配置的一个动态过程。针对目前江西农村的土地流转情况,概括地分析了农地流转的机制效应和其产生的社会绩效,并提出了一点建议。

    2006年04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熊艳红;习运群;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举措,大幅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阐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并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对策建议。

    2006年04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思考

    黄爱教;王本利;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建构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从法律视角思考了农村金融生态问题,通过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困境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途径。

    2006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庄小琴;谢六英;

    首先从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内涵出发,阐述江西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六新”重点,即新农民、新产业、新村庄、新组织、新环境和新服务建设;接着从江西省情出发,分析当前江西新农村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确立战略目标及其相配套的政策、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经济成长和农村环境保护上等。

    2006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改革

    钱建豪;

    以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社会投入、促进增收增效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发展的配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金融支农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2006年04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对策探索——江西省赣州市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曾岚玲;

    农村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培育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针对赣南老区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索,以期使理性思辨和实际工作进一步契合,为各级决策层和学术界提供更前沿更真切的规划模本与研究界面。

    2006年04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姜木枝;郑蕉;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探求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分析了现行这一制度的基本情况和建立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最后重点提出了建立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2006年04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农业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

    胡习斌;翁伯琦;程惠香;

    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四种模式和发展的四个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中介组织、总结试点经验等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2006年04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策研究

    邓建宇;赵小敏;谢建军;

    阐述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规划编制科学性不强、规划经费短缺、规划技术力量薄弱等;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对策,包括统一思想、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完善集体土地流转机制等。

    2006年04期 58-6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王淑彬;黄国勤;欧一智;王贵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在简要介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设置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构想,对培养符合新世纪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人才”以及提供“人才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2006年04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余素芳;朱述斌;缪丽华;朱述红;

    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现阶段应重点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农村社区科技文化组织和农村社区保障组织的培育。同时,农村高级人力资本是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和组织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应在全面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多渠道培养农村社区人才,加大农村社区高级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04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江西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保存与发展

    姜昊;刘汉一;

    从民间音乐是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民间艺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民间音乐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三方面,阐述了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分析江西民间音乐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从保障、手段、环节、载体四方面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保存发展江西民间音乐的建议。

    2006年04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应鹏飞;沈松英;

    以江西玉山县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应正确处理几个关系,即:快速推进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的关系;试点建设与示范精品建设的关系;村容村貌整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2006年04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庐山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李国强;

    庐山作为千古名山,它的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文化内涵似可用12个字概括:畅融三家,并蓄中西,蕴涵政治。从东汉起,儒、释、道相继进入庐山,互争雄长,竞相发展。近代以前,庐山中西文化并蓄集中于佛学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染指庐山,出现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庐山与政治发生关系,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将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2006年04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王自立;

    2006年04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乡镇负债:内涵、分类、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张金艳;李燕;

    乡镇负债内涵包括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前者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债务,后者是指在特定的事件发生时才形成的债务。概括乡镇负债内涵为乡镇负债的分类提供了基础,而从总体和结构角度分别对乡镇负债进行分类为分析乡镇负债的产生原因给以启示。乡镇负债产生原因是乡镇收入和乡镇支出两方面的弊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在要求化解乡镇负债。从产生原因和大多数负债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看来,乡镇政府的上级政府是乡镇负债化解对策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2006年04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的初探

    刘小春;吕从钢;翁贞林;朱红根;

    以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为切入点,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利益协调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影响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选择。

    2006年04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祁鲁彤;熊瑛;朱红根;

    首先从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面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6年04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邱晓平;

    在城镇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比较静态的方法对江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推进江西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2006年04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环境对税收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何燕芳;

    合理的税收政策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实现税收、环境、经济“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发展产业有重要影响。然严峻的现实无时不在提醒我们,忽视环境保护而盲目地追逐GDP和税收收入的增长,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是一种以牺牲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代价的不良后果。通过分析环境破坏对税收的影响,提出应提升税收政策的灵活应变性。

    2006年04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部地区政府主导型劳务输出的对策研究

    胡利民;高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增效是根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动力,这都有赖于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在西部劳务中介市场孱弱的背景下,分析了政府主导劳务输出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6年04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咨询行业知识管理特点分析及相应管理策略

    刘月华;汪波;

    知识时代催生了许多知识型企业,咨询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驱动型企业,在处于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其传统知识管理策略也遇到了很大挑战。结合咨询行业特点,阐述了咨询行业项目团队知识管理的主要特点。基于项目管理思想提出了知识管理的PMBOK知识体系模型。结合项目运作方式,对咨询行业知识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2006年04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鄱阳湖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汪玉如;曾南京;涂晓斌;廖为明;

    对鄱阳湖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鄱阳湖湿地在环境与资源状况,立法、管理与资源合理利用,湿地研究、监测与宣传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引起这些问题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和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2006年04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高原地区“三北”防护林建设特征分析及评价——以湟源县为例

    邢红;支玲;刘俊昌;

    对青海省湟源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第一阶段)建设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湟源县防护林建设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的特点,以村办林场为主要特征的组织形式和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的建设过程,在三北防护林地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反映了“三北”防护林第一阶段建设的时代背景也暗含着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素。

    2006年04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城市人工湿地景观的生态性及其设计的探讨

    刘媛;

    城市的人工湿地是模拟湿地的一种形式,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其生态作用,就景观设计的功能性与手段进行了一些探讨。

    2006年04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问题研究

    王金水;

    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普遍处于十分缺乏状态,造成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工作劳动强度大、缺乏合适的文化生活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城市政府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主动担负起维护农民工文化权益的责任,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真正拥有越来越丰富的精神食粮。

    2006年04期 107-10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社会风气

    高景林;

    收集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风气问题的论述,对社会风气的科学内涵、重要性、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归纳。准确把握这些论述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在今天加以学习和应用,必将对当前及今后社会风气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2006年04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社会和谐度之分析

    帅映清;陆丽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头等大事,而这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包括物质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所以,政府不仅需要解决人们的就业、医疗、养老、安全生产以及环保等客观物质生活保障,还要重视对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养和训练,提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幸福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党和政府在这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2006年04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和谐教育

    向晶;

    认识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内涵,阐述了和谐教育之于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着重论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具体分析教育核心价值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和谐;详细说明教育内容的和谐;以及对中国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和谐的探讨。

    2006年04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树立学生主体参与观,探索和谐教育模式

    张国芳;

    实施和谐教育,离不开学生参与。只有树立学生主体参与观,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才能改变当前学生参与不足的现状,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2006年04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探讨

    黄毓哲;汪晓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成本必须得到补偿。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经历了由国家负担到收费阶段的发展过程,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有它的理论、法律和现实依据。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或补偿制度。

    2006年04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治理商业贿赂刍议

    聂松青;

    高校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首先要认清商业贿赂的基本特征、在校园的表现形式、危害程度,才能够有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认真界定并依法惩处。

    2006年04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党内民主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考

    郭庆舜;徐峰;

    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要求与会成员都能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因此,选择恰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坚持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对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促进和谐领导班子的建设非常重要。

    2006年04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廉政文化建设的功效与体系分析

    贺一松;王珂;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反腐倡廉基础工程,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工程,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舆论体系、思想体系、道德体系、教育体系、管理体系、法制体系等六个方面作了廉政文化建设的体系分析。

    2006年04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刘莹;徐雯;

    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发展特殊教育、改善特殊教育质量的前提与保障。“一体化、开放化、多元化和制度化”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趋势。针对江西省特殊教育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及配套措施方面提出改革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几点建议。

    2006年04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与15位奥运、世界冠军对话后的思考

    吕先波;许爱民;刘翔;

    在社会转型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概念下,青少年的教育成才问题值得重视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寻求第二人格偶像崇拜的特点,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偶像的言谈举止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体育明星作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一个群体,正成为众多青少年的偶像而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体育明星应该发挥偶像的正面效应。

    2006年04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外语教学环境中的语码转换功能探析

    许菊;

    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发生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可以行使认知、交际、人际和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对教学信息的准确传达、课堂输入的理解和记忆、课堂言语互动的顺利开展、师生心理距离的拉近、学生紧张情绪的放松和学习兴趣的保持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语码转换是一种认知、交际和教学策略,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学生的能力水平之间和师生的情感世界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适当的使用有益于提高二语教学和习得成效。

    2006年04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融合——基于江西农业大学的个案分析

    吴伟萍;梁乾英;徐爱文;

    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都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江西农业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作为个案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2006年04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雅思听力中切分的运用

    王菊兰;

    雅思考试(IELTS)(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以及口语四项考试)是近年来去英联邦国家的热门英语水平测试。雅思听力考试在题型和听力材料语篇方面等与别的英语听力考试如托福,大学英语四、六级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结合雅思听力材料的题型和语篇特点从听力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切分来探讨如何有效提高雅思听力中答题的准确率。

    2006年04期 149-15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的现状及其对策

    涂东琼;朱秀珍;

    采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教师跨文化教育的能力较弱,在实施跨文化教育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淡薄,不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教育意识,不擅长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外语教学方法实施跨文化教育。

    2006年04期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倡导个性化学习,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余丽华;付香平;

    “个性化”学习包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方面,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个性化”学习的实质是“因材施教”;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个性化”学习是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个性化”大学英语学习模式能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个性化”大学英语学习需要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目标,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并需要个性化的教学评价作为保障。

    2006年04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周水平;涂传清;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市场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尴尬局面,提出了从明确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细分专业方向,实施“模块化”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多渠道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推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所作的分析既有针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的普遍性,又有结合我校实际的独特性。

    2006年04期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以人为本,构建大学体育课评分新体系

    李为敏;李波;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着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横向评价,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根据高校体育教学应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这一思想,在充分论证体育评价在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作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开端,而不是作为一个分量化的教学任务来完成;建立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差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运动技能掌握,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分内容的纵向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2006年04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数学双语教学的商榷

    罗志斌;谢莉萍;

    当前不少高校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开展数学双语教学试验,作为高校办学新形式的独立院校是否也需要随此大潮在数学基础公共课中进行双语教学,从双语教学的时代背景、双语教学目的、数学学科特点、数学教学特点、当前数学双语教学主要模式、学生素质、教师能力等相关方面阐述了独立学院数学双语教学的不可行性。

    2006年04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史记》手法与新闻写作的相通性

    陈红梅;

    《史记》的“实录”精神与新闻学在求真性、求实性原则上追求的相通性和互融性。“以史立言”的写作手法更是新闻报道在表达倾向和意见时的一个重要借鉴手法。

    2006年04期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院校图书馆在农业科技查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李萍;朱秀珍;陈新添;

    农业科技查新是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法定程序。阐述了科技查新工作的意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农业科技查新的优势条件和如何在查新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等问题。

    2006年04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高校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的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尹传剑;李萍;田笑含;

    从介绍学科馆员制度介绍出发,阐明了学科馆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就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2006年04期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社会化的利弊分析

    田笑含;周红燕;尹传剑;

    阐述了图书馆采编业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当前采编业务社会化的趋势,围绕图书馆采访、编目业务社会化的利弊进行分析、讨论,就如何利用图书馆采编业务社会化的有利因素、选择资信优良的代理商、全面明确合同内容并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6年04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创新激励机制 留住优秀人才——关于新形势下出版社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一些思考

    蔡卫红;

    人力资源是现代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出版社借助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提供事业发展平台、正确引导人才价值取向等激励措施留住现有优秀人才是目前解决人才危机最现实、最经济的途径。

    2006年04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广场设计的思考——论广场环境设计中的几点因素

    戴志勇;简杨;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因此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2006年04期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紧扣时代主题、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部农业经济管理学力作——评述《江西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王雅鹏;

    2006年04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学术指标公布

    2006年04期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获准立项2项

    2006年04期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00六年第1~4期总目次

    <正>~~

    2006年04期 18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2006年04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