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振峰;
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主要包括:主体客体认同规律、内化外化统一规律、宏观微观交汇规律、适应超越结合规律、倡优祛劣并举规律、思想转化递进规律、事理辩证统一规律、多种手段综合规律等。
2006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学龙;
思想道德教育开发人的潜能的机制在于理论灌输、动力激励与能量转化三个过程的相互作用。其中,科学理论的灌输是人的根本动力形成的前提,是人的潜能开发的基础;动力激励是人的动力平衡与激发的手段和条件;能量转化则是人的潜能开发与转化的关键。
2006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萍;张宇锋;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意义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深入探讨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机制显得更重要。构建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机制,要从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奖惩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着力。
2006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国华;孙鸿;
全球化浪潮和市场化改革促生了思想观念的激荡,集体主义的教育实效性面临着多重的挑战,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2006年03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纪红波;
由于近年我国责任事故频频发生,民众要求追究领导干部责任的呼声随之高涨,引咎辞职遂成为社会上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公务员法》首次将引咎辞职制度在法律中加以规定,标志着引咎辞职制度法制化。
2006年03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彭希林;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联动性,并与城镇化之间存在“二元一体”的内生机理关系,三者在现实中可以协调发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
2006年03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熊吉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宽裕为目标,按照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破解“三农”困境的重要出路。
2006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梅;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内在的要求。我国农民数量多、整体素质较低决定了培养新型农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科技培训为中心,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内容,全面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
2006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学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的建设事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农民工和农村知识分子这三支力量在这项事业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三者充分发挥各自的领头雁、主力军、教育者和培训者的作用并紧密配合起来,才能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
2006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禄星;黄国勤;
当前农村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生态入侵,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资源持续、村容村貌整洁。根据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措施,供有关方面参考。
2006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叶清;焦庚英;许晓利;祝必琴;陈庆;肖金香;
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的现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气象灾害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科技对农业生产指导、人工影响天气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为新农村建设的农业气象服务措施。
2006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吴延年;王建胜;严春银;
通过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现状和服务需求进行实地调查,指出当前制约农村气象服务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气象科技发展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不高、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建设不到位、气象事业投入不足、气象资源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等。提升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当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目标,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气象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
2006年03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蒋满元;
通过因子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种植业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并无积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提高林牧渔业所占的比重和促进林牧渔业的发展,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无形中促进和实现部分种植业中过剩劳动力的转移。此外,实践中有必要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来促进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依据相关因子分析结果,在促进和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方面,首先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切实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化与升级;其次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
2006年03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建立;
城乡发展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生活质量差异大,城乡在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方面差别大,小城镇对农村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制约了城镇的健康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迟滞了农民工向城镇市民的转化,导致城乡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城镇化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高农民和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
2006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金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现有的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建立相对独立模式的农民工人社会保障体系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006年03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军;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都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了政府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承担的主导作用、监管职责、统筹规划职能、扶持职责和法律保障职责。
2006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宏;王守红;毕建花;唐鹤军;盖玉芳;
在“双链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机制,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经营。农户参与后生产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农作日效益显著提高。农户参与先是在少数最初采纳者取得实效后逐步增多的,这是直接参与型,在基地打工的为间接参与型。农户决策模式有求变创新型、利益优先型和跟风随大流型。农户决策机制的着眼点集中在多赚钱、有指导、代垫本和包销售等几方面。影响农户决策的因素很多,公司的运行绩效和服务起主导作用。
2006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丽文;郑文育;
分析了目前江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探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2006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志远;
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其运行效率是当前中国金融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高低依赖于改革的主导力量及其模式的具体选择。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历了多次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反反复复的体制性变迁,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运行效率较低。结合在江西若干县(区)的调查,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2006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艳艳;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的金融抑制情况更突出,消除金融抑制对“三农”的影响是农村金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从金融抑制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了消除农村金融抑制的具体措施。
2006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许世建;陈宝昌;
经济转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特殊区位特征的江西农业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市场冲击和风险,迫切需要一套适应于新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分析江西农村贫困人口及社会保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构建江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构想。
2006年03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金根;胡华兵;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何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是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6年03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小康;李亚雄;
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新时期转移的方向和策略,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
2006年03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波;王晓斯;
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赋予城市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新的内涵。首次将生态指标引入城市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并且生态指标与用地效率指标以及经济指标共同组成动态的、多目标的、综合的城市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对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最后,对该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2006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费章凤;
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作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国有经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逐步在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但总体上讲治理绩效不佳。公司治理不仅取决于理论的逻辑演绎,还取决于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重点分析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制度。在归纳、总结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近年来在信息、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变迁等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新制度。
2006年03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海峰;蔡阳;
选择2003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从股权结构特征和财务特征两方面揭示了目标企业的特征,得出了目标企业具有股权分散且流动性强、盈利能力差、财务资源有限以及增长能力不够的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目标企业的预测模型,综合准确性达到了71.4%。
2006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康兰媛;孙爱珍;朱红根;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运用统计学理论就江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说明江西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2006年03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胜东;张胜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江西省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与法规跟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针对不同的政策,对江西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
2006年03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小林;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江西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江西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2006年0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穗豫;陈玮;
通过对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关于市场营销的最新定义的解读,结合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透析新时期市场营销的内涵应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利器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企业目标。提出21世纪市场营销观将聚焦到客户价值;并初步构建出市场营销的目标模型。
2006年03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肖庆业;张贞;
根据导向性、层次性、整体性、可比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城市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006年03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丹;张小有;
根据WTO规则和我国做出的承诺,提出WTO框架下中长期我国粮食政策的基本目标、调控范围与调控内容,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从而完整构建中长期我国粮食市场调控体系。
2006年03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鹏;郑立群;屠扬;
从平衡计分卡及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006年03期 111-11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芳;梁留科;张伟峰;
乡村旅游是近年旅游市场中出现的一项新产品,2006年是乡村旅游年,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乡村旅游热席卷全国,乡村旅游在现阶段意义重大,备受关注。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乡村旅游发展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6年03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郎秀华;王春华;
婺源县坚持生态定位,遵循“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找准生态、品牌、产业三者有机结合的最佳着力点,实行生态品牌化运作、品牌产业化发展、产业生态化延伸,正在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经济与社会协调进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2006年03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叶剑;
立足事业单位特点,分析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通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比较,总结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特点。并结合本单位成本核算的实践,提出针对不同情况事业单位实行成本核算的办法,进而达到事业单位降本节支的目的。
2006年03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斌;徐良斌;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省90%以上的水系汇入鄱阳湖进入长江,鄱阳湖防洪受长江和赣、抚、信、饶、水五大河流的影响,防洪任务重,持续时间长。解决鄱阳湖的防洪问题,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形成鄱阳湖防洪保障体系,促进湖区经济发展。
2006年03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雄英;胡渭峰;
该研究以某中外合作TESOL教师教育项目为背景,运用开放式问卷对教师发展的学习需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加该项目的目的各异,要求各异,教师普遍缺乏研究经验等。据此对英语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现状进行思考。目前国内英语教师职业专业化受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这一职业仍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在教师教育项目中,过程课程大纲的实施将有利于满足背景各异的教师群体的学习要求。
2006年03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其元;
依据优选论语用学有关言语交际整体的、理性的原则,分析了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差异。对话语的整体分析不仅了解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的不同投射特征,而且能够把握这两种意义在嵌入语境中的投射规律。根据“嵌入会话含义假设”(EIH),把符合EIH条件的“会话含义”看作为明示意义,而把不符合EIH条件的“会话含义”看作为隐含意义。
2006年03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春晓;王巍;艾娟;
对高校管理人员工作特点进行分析,从高校管理人员考核问题的研究入手,着力分析了高校管理干部考核基础原则和指标体系,以及考核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对高校管理人员的考核提出具体的措施。
2006年03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黄霞;艾娟;王珂;
从我国高校目前薪酬分配现状出发,分析高校薪酬分配中存在的分配力度不大、分配不合理,分配机制缺乏激励作用、缺乏市场竞争力问题的原因,提出对高校薪酬改革的建议,进而提高高校薪酬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2006年03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史剑萍;刘娜;黄霞;
通过对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新课题的分析,对照学习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出了对高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即:要树立“大人才观”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要实行“分类动态”管理以增强针对性;与时俱进改变教育培训方式拓展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保证教育培训质量;整合各种资源和加大经费投入实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的思考。
2006年03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胜;
近2年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各界所关注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生职业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科学构建,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2006年03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桂华菊;邓光华;付庆文;
毕业生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当今毕业生存在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求职心态不良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6年03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齐东;周红燕;贺浩华;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完善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的自身建设、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6年03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卢曼萍;王珂;
产学合作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环节。从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成本分担及促进自身发展、国内外成功高职教育的经验等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大力实施和促进产学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006年03期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菊华;
数学建模教学进入大学课堂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和竞赛的推动下,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数学实验课程,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和试验,促进了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数学建模竞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数学建模走进课堂是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一个成功的尝试,数模竞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2006年03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东红;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在目前统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还很薄弱。本文分析了在统计教学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2006年03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雪萍;谢元态;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学提出了新的需要,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及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提出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相应的培养原则。
2006年03期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炜华;辜小汉;秦晓华;
医学论文的科学性是医学科技期刊内在质量的体现,从论文课题设计、医学统计应用、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医学科技论文的科学性进行了探讨,指出科学性是医学科技论文的灵魂。在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应高度重视医学论文的科学性,遵循科研设计的规律和要求,不断提高医学科技论文的科学性。
2006年03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华;2006年03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