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以江西省全南县为例
O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and-use Change in Rural Habitat——A Case Study of Quannan County,Jiangxi Province
文博;夏敏;罗璇;
摘要: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式提出,农村居民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选取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的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政策方面,定性分析了研究相关政策对全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作用;社会经济方面,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全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因素;全南县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KYZ201131);; 2010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K2010008)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1]姜广辉,张凤荣.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81-87.
- [2]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其近期进展[J].地理学报,l998,43(4):311-317.
- [3]姜广辉,张凤荣,颜国强,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与整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60-65.
- [4]Hansen A J,Brown D G.Land-use change in rural america:rates,drivers,and consequences[J].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5,15(6):1849-1850.
- [5]Hoskins W.G.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M].London:Hodder&Stoughton,1955.
- [6]Hill M.Rural settlement and the urban impact on the countryside[M].London:Hodder&Stoughton,2003.
- [7]潘文灿.中外专家论国土规划[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 [8]廖琴.南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 [9]孙建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 [10]全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南县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51-69.
- [11]谷晓坤,陈百明,代兵.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701-708.
- [12]李晓刚,欧名豪,荀文会.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的驱动力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6,5(1):25-29.
- [13]刘志玲,张丽琴.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6(3):30-32.
- [14]高燕,叶艳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4(3):23-25.
- [15]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1997-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16]李朝峰,杨中宝.SPSS主成分分析中的特征向量计算问题[J].统计教育,2007(3):10-11.
- [17]林海明.主成分分析与初始因子分析的异同——兼与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商榷[J].统计与决策,2006(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