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葛镇为例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Rural Community Autonomy in Construc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A Case Study of Gezhen,Jiangxi Province
陈洪生;周延飞;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惠农工程,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是其两面。应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以江西省葛镇的新农村建设状况为例,实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自主性的关系,从中得出启示:两者是辩证的关系,此消彼长,不能同时消失。并据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政府持续重视新农村建设,但阶段重点不一样;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素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此,提高乡村社会自主性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长久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乡村社会自主性;葛镇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SH034)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1]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1-10.
- [2]徐勇,徐增阳.论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4):63-66.
- [3]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1-242.
- [4]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03(1):62-67.
- [5]胡荣.村民委员选举中影响村民对候选人选择的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24-131.
- [6]景跃进.选举:村庄传统权力结构的裂变[J].中国社会导刊,2001(2):33-35.
- [7]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96-207.
- [8]陈洪生.村民自治:农村两委关系的解析视角[J].求实,2005(2):99-102.
- [9]吴思红.农村基层政权控制力弱化问题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6(2):31-34.
- [10]吴思红.论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72-77.
- [11]陶然.农民负担、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J].经济研究,2003(4):3-13.
- [12]张厚安.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关系:湖北木兰乡个案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6):58-66.
- [13]彭勃.国家介入与乡村发展:体制和资源的分析[M].中国政治学年鉴,2002:422.
- [14]金太军.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J].文史哲,2002(2):61-66.
- [15]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J].战略与管理,2003(6):1-8.
- [16]黄明哲.以农民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J].经济丛刊,2006(6):12-16.
- [17]李政飞.论政府服务与农民主体地位:清镇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
- [18]甘庭宇,徐薇,廖祖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模式重构[J].天府新论,2006(4):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