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凌;温馨;
基于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建立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Kernel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特征、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整体变动趋势呈现“N”型特征,数字信息基础处于较高水平,数字生活服务和数字人才队伍则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省际差距有所扩大,东西部地区极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乡村建设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则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建议强化问题意识,补齐短板弱项;坚持系统思维,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释放要素聚集效能。
2023年04期 v.22;No.106 457-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2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豫新;许新娜;
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村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优化农村要素的配置,改善农村劳动力过多而资本过少的要素错配格局;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拓宽要素配置渠道,从而改善要素错配;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及要素错配水平更高的地区,数字经济改善农村要素错配的效应更为明显。基于此,建议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依托各地区禀赋优势培养产业融合生态,从而改善农村要素错配,培育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023年04期 v.22;No.106 46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龚燕玲;高静;刘畅;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引擎。运用协同理论搭建政府、企业、村集体三维主体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借助万州区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和城口县岚天乡“磐石山舍”民宿项目两个案例,凝练总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结果表明:将政府的制度统筹能力、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与村集体的内生发展能力凝聚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集体”之间的协同合力,实现产权明晰、产业兴旺、主体培育和农民增收等目标,能够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据此,建议从全域统筹联合、多样资源整合和生态有效融合等3个方面推广这一发展范式。
2023年04期 v.22;No.106 47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19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高雪萍;金瑶;刘庚;汪兴东;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构建信息性政策工具与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江西省63个行政村和616位农村居民的嵌套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展开实证检验,分析信息性政策工具的情感机制及村级自治的跨层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信息性政策工具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消极预期情感增强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在直接路径中,村级自治会削弱信息性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正向作用,即相对于自治水平较高的村庄,自治水平较低的村庄居民对信息性政策工具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更强;而在间接路径中,村级自治会促进信息性政策工具对消极预期情感的引导作用,进而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据此,建议筑牢预期情感基础,制定信息性政策工具,保持村级自治与信息性政策协同发展,从而激发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推进农村垃圾分类。
2023年04期 v.22;No.106 487-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熊翅新;欧阳梨花;蔡桂云;姬钰;
基于2011—2021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采用fsQCA方法探究新型城镇化、贸易开放程度、财政支农、市场化、农村居民收入和要素禀赋结构等前因变量所构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有“城镇化+信息化+农村居民收入+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主导型、“城镇化+信息化+对外开放程度+农村居民收入”主导型、“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主导“财政支农+市场化程度”辅助型等三条提升路径。基于此,建议政府重点扶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的地区、制定多元化的支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以全面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023年04期 v.22;No.106 497-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1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