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10153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乡村数字治理的三重面向:理论之维、现实之困与未来之路

    郑永兰;周其鑫;

    信息技术驱动的乡村数字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数字治理理论,从“理念-主体-内容-媒介-成果”出发,揭示乡村数字治理的理论之维。结果表明:乡村数字治理意味着治理理念的数字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内容的清晰化、治理媒介的平台化与治理成果的共享化。当前中国乡村数字治理处于起步阶段,数字技术与乡土社会的碰撞产生“适应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数字治理理念在乡土社会的悬浮、数字赋能与数字贫困之间的张力、清晰性需求与模糊性现况的失衡、数据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的失范以及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挤压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未来推进乡村数字治理实践,需要注重回应性与数字素养提升、加强协同性与多元共治塑造、推动清晰性与模糊性的调和、规范平台运行标准体系建设、保障数字性与价值性的平衡,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同频共振,使乡村数字治理符合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满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2022年06期 v.21;No.102 635-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4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9 ]
  • 治理转型下政府嵌入与乡村自治双轨耦合机制——基于“价值-制度-角色”的分析框架

    贺芒;邱兴颖;

    治理转型背景下,政府嵌入与乡村自治的有效互动意味着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基于结构-行为视角,结合L村乡村振兴实践经验,揭示政府嵌入与乡村自治双轨耦合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嵌入与乡村自治的耦合表现为价值融合、制度互补以及角色协同。在耦合关系形成过程中,以共识凝聚机制强化价值认同;以资源配置机制建立社会联结,实现行为共促;以调适共生机制共享治理资源,实现主体共生。基于此,为实现政府嵌入与乡村自治的耦合,建议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同时广泛吸纳乡村内生治理力量,激发自治主体内生动力,推进自治、法治与德治三者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2022年06期 v.21;No.102 64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农村集体经济与多元治理体系双向嵌入发展——基于南昌市A村案例分析

    谌洁;李辉婕;钟雨微;翁贞林;

    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嵌入性理论逻辑的引入,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内在过程,构建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相互嵌入的分析框架,对南昌市A村乡村建设进行案例剖析。结果表明:乡村建设应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主体,构建双向耦合的人才管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过程管理机制,重新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多元乡村治理体系的双向嵌入机制,实现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基于此,建议坚持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发挥农村精英的“头雁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同时需要进一步处理好行政村与村民小组关系、处理好村民自治与农村精英关系、深化改革盘活农村发展资源。

    2022年06期 v.21;No.102 652-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社区社会资本对乡村振兴实施成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王文琪;刘平养;

    基于上海市9个涉农区1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实地调研数据,将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分为内部整合型和外部链接型两大类,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乡村振兴实施成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内部整合型社会资本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3个维度上,外部链接型社会资本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2个维度上对乡村振兴实施成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部整合型社会资本对广大村民和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外部链接型社会资本则对村干部的作用发挥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凝聚社区共识、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同时增强农村社区获取更多资金、政策和人才等外部资源支持的能力。

    2022年06期 v.21;No.102 660-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2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与农户创业研究

    周波;张飞宇;袁方;

    基于2018年北京大学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调查创立的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和针对第一书记的专题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对农户创业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最优任期安排。结果表明:(1)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创业,被调查村有第一书记的农户创业概率将会增加4.9个百分点,创业绩效将增加8.2个百分点,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2)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书记的创业效应主要体现在监督职能和帮扶职能,即能够有效改善村务公开,并促进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有助于农户创业。而第一书记对农户创业的决策职能不显著,未能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影响农户创业。(3)第一书记的任期对农户创业的促进作用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第一书记的最优任期为3~4年。鉴于此,建议增加第一书记的覆盖率;强化第一书记的职责职能作用;优化考核基础上适当延长第一书记任期年限,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进而促进农户创业。

    2022年06期 v.21;No.102 670-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农业与农村经济

  • 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能提升自身绩效吗?

    万俊毅;黄骋东;

    基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利用2016—2020年的农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对绩效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参与产业脱贫对农业企业短期绩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有效促进其长期绩效增长。相较于未参与产业脱贫的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的农业企业净资产回报率5年累计增长值高出14.5个百分点。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产业脱贫能显著缓解农业企业对核心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核心供应商依赖程度在参与产业脱贫对农业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基于此,建议农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主营业务优势,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建设,同时,地方政府应重视并缓解农业企业在参与乡村产业建设时可能面临的短期投入压力。

    2022年06期 v.21;No.102 680-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农产品品牌化与稻虾户水稻绿色投入品使用行为

    黄炜虹;闵锐;齐振宏;

    基于农产品品牌化视角探讨农户绿色投入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湖北、江苏两省的稻虾共养户为例,实证检验农产品品牌化对稻虾户水稻绿色投入品使用水平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究农产品品牌化影响稻虾户水稻绿色投入品使用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1)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稻虾户的农产品品牌化能够显著提升其水稻绿色投入品使用水平;(2)基于区域公用品牌的样本分组分析发现,区域公用品牌地区的稻虾户农产品品牌化对其使用水稻绿色投入品的促进作用小于非区域公用品牌地区;(3)进一步分析发现,品牌化通过提高价格满意度、提升单位面积收益、增强质量安全关注度3个具体路径影响水稻绿色投入品使用水平。据此,建议提高农户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注重对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与管理,加强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与质量监管体系完善。

    2022年06期 v.21;No.102 68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农民创业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基于AMO框架的分析

    祝振兵;许晟;

    利用9个省499份创业农民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引入“能力-动机-机会(AMO)”框架,实证研究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机会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创业意愿能够正向影响其创业行为;创业能力正向调节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与低创业能力相比,高创业能力更有助于促进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化;创业机会正向调节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与低创业机会相比,高创业机会更有助于促进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化。基于此,建议相关部门提升有创业意愿农民的机会识别、资源整合和风险承担能力,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支持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化。

    2022年06期 v.21;No.102 699-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1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合作社何以促进农户绿色生产?

    陆泉志;张益丰;

    基于山东省932份果蔬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处置效应模型(TEM)和KHB方法,考察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水平尚处低位,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合作社具有显著的促农“增绿”效应,假若样本农户均参与合作社,预期的整体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水平可以提高25.57%;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溢价激励、社会学习和组织规制等多种机制,有效降低绿色生产成本、增进产品市场收益、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和规范农业生产方式,进而促进农户进行绿色生产。基于此,建议在稳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重视和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完善并落实盈余分配制度,确保农户切实分享“绿色收益”,从而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进程。

    2022年06期 v.21;No.102 707-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了吗?——基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分析

    张启文;田静;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3个维度来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使用深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中介效应最大,覆盖广度次之,未在数字化程度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中介效应。分地区来看,在西部地区、农业产销平衡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据此,建议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因地制宜制定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战略,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地服务农业生产活动。

    2022年06期 v.21;No.102 716-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5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9 ]
  •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王松茂;尹延晓;

    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分别以年均增长率27.22%和14.30%的速度提升;数字经济具有城乡融合效应,推动本地城乡融合的同时对邻地城乡融合产生正向溢出作用;数字经济各维度对城乡融合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与溢出效应,其效应大小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表现出下游长三角地区>中游城市群>上游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进程中,资源配置效率与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明显,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提升流通效率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基于此,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改善资源配置现状与提升流通效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022年06期 v.21;No.102 725-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3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 ]
  • 数字乡村建设能否缓解农业资源要素错配?

    陈中伟;张雪艳;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测算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要素错配指数,并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缓解农业劳动力、资本和土地错配的效果及异质性。结果表明:(1)整体上,数字乡村建设对劳动力和土地错配具有显著缓解作用,却会加剧农业资本错配;(2)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资源要素错配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和资本错配水平,在中部地区能够降低劳动力和土地错配水平;(3)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有效缓解要素配置不足区域的劳动力和资本错配,仅对要素配置过度区域的土地错配产生缓解作用。据此,建议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减少资本介入农业经营障碍;注重数字乡村建设投资的地区平衡性,在增加“强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补短板”;结合当地发展特色、合理引入新型要素,带动传统要素配置效率提升。

    2022年06期 v.21;No.102 736-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2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土地经济

  • 价值认知差异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

    王兆林;王敏;

    基于中国7个典型宅基地改革试点省市24个村的1 773份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分布式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框架,实证探讨价值认知差异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户流转行为形成的内在逻辑机理。农户流转行为形成路径遵循“认知层次→认知权衡→感知价值→流转行为”的逻辑范式。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同时受农户感知价值和感知利益的正向作用,受感知风险负向作用,其中感知价值是决定农户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感知风险对农户流转行为的负向作用大于感知利益的正向作用;农户感知价值同时受个人力、地域力和感知利益显著正向影响,受文化力和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其中地域力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宅基地流转政策应尊重农户行为,维护农户权益;提升农户认知,拓宽就业渠道;规范流转市场,建立反馈机制等政策建议。

    2022年06期 v.21;No.102 74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 “三块地”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张云辉;汪洋;

    基于2013—2018年中国县域统计数据,以“三块地”改革试点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模型识别“三块地”改革试点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政策成效,并利用机制检验探析改革试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块地”改革能有效释放农户消费潜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为土地变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三块地”改革释放剩余劳动力同样有效推动工业化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外,“三块地”改革试点对于农业产值比例较高的县(市)政策效果相对明显。据此,建议统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构建农村金融新格局,在土地制度改革协同发展中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

    2022年06期 v.21;No.102 754-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