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10219

农业经济

  • 农业产业链下农民合作社风险机制研究——基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

    张梅;邢蕾;颜华;

    农业产业链已经成为农业经营趋势,作为产业链节点组织一员,合作社的风险呈现出更多的风险关联性。基于“风险识别-风险承担-风险防范”理论框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引入资产专用性和剩余索取权理论对农业产业链下不同环节和不同主体承担风险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由于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而面临更多风险,应关注风险机制设计;在“共担风险”和“系统防范”的原则下,以关系契约和分成契约为基础建立农业产业链横向主体联结风险机制,以及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风险工具介入来完善合作社的内外部风险机制。据此,提出鼓励农业产业链主体联结模式创新、构建与农业产业链配套的制度体系、创建金融风险工具的政策扶持体系等政策启示。

    2022年01期 v.21;No.9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 ]
  • 风险偏好、政策干预与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基于世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考察

    左喆瑜;李周;

    根据世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村和非项目村1 190个地块数据,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在测度农户风险偏好参数的基础上,利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政策干预是否有助于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并借助两阶段方法分析风险偏好和政策干预对肥料生产率和肥料投入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厌恶系数和对小概率事件重视系数对农户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消极影响,技术支持政策对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为正;绿色农业补贴政策能够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对于完全采纳行为,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和技术支持政策会产生正的环境效应。基于此,建议通过绿色农业补贴政策调节风险偏好对农户实地技术采纳行为的消极影响,实施精准培训和促进社会学习提高技术采纳水平。

    2022年01期 v.21;No.97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 ]
  • 气候变化情境设置影响农户风险偏好选择行为吗?——来自中国重庆的田野调查研究

    何睿;金建君;吕红;

    基于中国重庆市参与有情境实验设置的228户农户以及无情境设置的23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检验和计量模型的方法,比较中国农户的风险偏好(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在无情境设置和气候变化情境框架实验的差异,同时实证分析框架设置和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受访农户的风险厌恶与损失厌恶。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情境设置使农民更加厌恶风险和损失,损失厌恶的变化大于风险厌恶;(2)农户个体年龄、性别、常住人口数量、家庭位置、农药支出情况、农技培训和合作社参与情况对农户的风险偏好选择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建议测量农户风险偏好时适当加入真实情境框架,组织广大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农户扩宽信息获取渠道,因人而异地推介符合农户风险偏好特征的生产决策等。

    2022年01期 v.21;No.97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9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技术扩散条件视角下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以无公害农药技术采纳为例

    石志恒;符越;

    基于甘肃省877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从技术认知、收益预期、传播渠道、社会环境4个维度构建技术扩散条件视角下农户无公害农药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假说模型,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与熵值法实证分析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发生悖离的原因。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无公害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存在悖离现象,悖离发生率为39.9%;技术认知、收益预期、社会环境对悖离的负向影响较强,传播渠道对悖离的负向影响较弱;不同维度传播渠道对悖离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组织干部传播渠道负向影响悖离,人际关系传播渠道中同邻居交流方式负向影响悖离,而同亲戚交流、同好友交流等方式对悖离的影响均不显著;收益预期、社会环境在技术认知对农户无公害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中存在负向交互效应。基于此,建议政府将无公害农药宣传精准落实到提升农户技术认知层面,推广成本低、施用便捷的无公害农药,加大无公害农药补贴力度,并制定相关惩罚措施,营造绿色乡村人文环境,从而推动农户无公害农药施用意愿转化为行为。

    2022年01期 v.21;No.97 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6 ]
  • 社会网络、信息获取与农户农膜回收行为——以黄河流域农户为样本

    张文娥;罗宇;赵敏娟;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随意丢弃废旧农膜严重影响人居生态环境,如何有效促进农膜回收成为当前乡村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基于黄河流域六省1 932个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社会网络、信息获取对农户农膜回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农膜回收行为占样本区农户农膜使用行为的60%。(2)社会网络的高度和广度是影响农户回收行为的重要因素;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对农户的回收行为同样具有积极影响。通过边际效应分析发现,相比于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膜回收行为的影响,信息获取的作用效果更优。(3)信息获取在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农膜回收行为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未来在促进农户农膜回收利用过程中发挥社会网络的媒介作用,加强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建设,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同时,建议重视政府监督力度和村内环保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01期 v.21;No.97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 ]
  • 留住社区感:互动仪式理论视角的农村零售市场购买决策生成机制

    李堃;李艳军;

    基于湖北省、山东省以及河南省的田野调查,从互动仪式理论视角对村民与零售商之间的人际互动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零售市场环境下,买卖双方的人际互动既存在于交易过程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情境中,通过提升村民的自尊体验、内群体归属感、人际团结感、信任感等,对购买决策产生多路径、跨情境影响;买卖双方人际互动与购买决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强化的动态、循环过程,即村民对买卖双方人际互动所蕴含的社会化意义的解读,能够影响其下一次在双方互动过程中的态度与购买行为。基于此,乡村零售市场的升级应保留或积极构建小卖部的互动展演空间和娱乐对话空间,从而强化消费者忠诚、培育村庄社区感、助力提升村民幸福感;政策制定者应重视本村零售商在村庄社会人文环境构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借助店老板密集的人际关系网络及其意见领袖地位达成某种社会化目标,以便为村庄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022年01期 v.21;No.97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水果价格波动、产品替代性与南北空间差异

    胡友;陈昕;祁春节;

    基于2009年1月—2020年12月我国36个重点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同截距同系数模型和变截距变系数模型分别考察蔬菜、肉禽和粮食等替代产品价格对水果价格的影响及其南北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我国水果价格波动幅度存在南北空间差异,北方城市波动幅度普遍高于南方城市;(2)蔬菜、肉禽价格对水果价格具有显著的替代性影响,北方城市水果价格受替代性影响显著而南方城市受该影响不显著;(3)北粮南运使全国粮食供给稳定均衡,粮食价格对水果价格的替代性影响仅限于低收入城市且不存在南北空间差异。基于此,要稳定水果价格波动且实现全国水果市场的空间整合,建议完善水果价格的空间预警机制,实施水果市场区域差异化管理,出台支持“南果北调”的跨区域水果流通政策。

    2022年01期 v.21;No.97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林业经济

  • 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研究

    田明华;王芳;丰庆荣;

    构建NARDL模型与基于SVAR模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方向、波动幅度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对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上涨、下跌的反应程度不同,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对价格下跌的反应更大,中国胶合板出口量对价格上涨的反应更大。(2)国际金融资产、能源价格对国际木质林产品价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原木、锯材、胶合板价格的影响程度相同,但金融资产价格对化学木浆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能源价格的影响。(3)国际原木、锯材、胶合板市场价格下跌引发的波动更大,使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增加(0.73、0.94)、胶合板出口量减少(-2.10);国际化学木浆市场价格上涨引发的波动更大,使中国化学木浆进口量减少(-1.13)。(4)正向的金融冲击使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胶合板出口量减少,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为胶合板(-0.51)、化学木浆(0.38)、锯材(0.31)、原木(不显著);正向的能源冲击使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减少、胶合板出口量减少、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但均不显著,且影响程度均小于金融冲击。(5)正向的复合冲击会使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胶合板出口量减少,其中锯材进口受到显著正向影响(0.08),胶合板出口受到显著负向影响(-0.02)。(6)中国与国外GDP增加,均使中国原木、锯材、化学木浆进口量增加、胶合板出口量增加,但化学木浆进口更受国内GDP影响,胶合板出口更受国外GDP影响。基于不同木质林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应常态化做好应对工作以降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风险。

    2022年01期 v.21;No.97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 ]
  • 国家公园对不同类型林业职工家庭生计与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例

    朱洪革;赵梦涵;

    基于家庭结构的视角,利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全部7个森工林业局以及范围外周边的7个森工林业局385户林业职工家庭的微观调研数据,探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对不同家庭结构林业职工家庭的收入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对林业职工家庭生计的作用受到家庭结构的影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森工林业局的职工家庭其他各项收入均低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外森工林业局的职工家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对收入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收入结构上,而不是总收入水平上。鉴于此,建议林业职工积极转变,利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优势,合理发展非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维护林业职工家庭生计稳定和发展。

    2022年01期 v.21;No.97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9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 ]

土地经济

  • 前景理论视角下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决策研究

    庄晋财;齐佈云;

    由于宅基地退出涉及利益的复杂性和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农户在宅基地退出决策过程中存在诸多非理性现象。以前景理论为分析依据,将农户分为务农型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务工型农户三类,通过模型构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针对后两类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决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农户具有不同的参照依据和风险偏好,后两类农户都倾向于不退出宅基地。半工半农型农户不退出宅基地的主要原因是规避非农化生产的损失,而务工型农户不退出宅基地的主要原因是不在乎宅基地退出的货币补偿。基于此,建议提升农户职业素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差异化退出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农户差异化的需求。

    2022年01期 v.21;No.97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2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7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样态类型、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基于中西部多案例分析

    刘建生;邱俊柯;方婷;

    基于江西、四川、贵州三省5个村案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分类理论框架,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三产融合样态类型及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样态类型分为传统类、专业类、休闲类与理想类,外部政策资本驱动、内部人力资本驱动资源获取与“政企民”共融共治是产业融合的三条发展路径;不同样态类型下,农村三产融合目标导向、发展策略及面临的实现困境均不同,但各样态类型间并不是分存并立的,其在推进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基于此,提出“固本谋远”打牢农业基础、“赋权增能”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互惠共赢”完善联结机制、“相嵌互作”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等政策建议。

    2022年01期 v.21;No.97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6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10 ]
  • 资本下乡的行政逻辑: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与实践影响

    望超凡;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下乡资本已经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理解资本下乡的实践逻辑有助于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采用实地研究方法,通过对资本下乡投资江镇茶叶加工产业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度考察,发现部分社会资本下乡后的投资活动并不遵循市场逻辑,而是遵循行政逻辑,即围绕地方政府的发展偏好开展投资,从而获取一定的政策倾斜作为回报。资本下乡的行政逻辑形成于地方政府对于现代农业的错误认知,以及地方政府对涉农资源分配的自由裁量权,其结果是在农业治理领域中催生出“政府-资本”互惠结构。这一结构将社会资本携带的生产要素、国家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资源、乡村社会中的优质经济机会都卷入到地方政府完成政治任务和社会资本攫取经济利益的活动中,从而阻碍了,农村产业的实质性发展。基于此,建议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规范政策性涉农资源的分配过程、厘清政府与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从而让资本下乡真正服务于农村产业发展。

    2022年01期 v.21;No.97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 ]

农村社会

  • 场域关联与关系再生产:返乡创业青年的雇工逻辑——基于鲁西南Z村电子厂的个案研究

    董怡琳;

    返乡创业是农村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处理乡土经营中的雇工问题则是青年返乡创业的重要内容。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鲁西南Z村电子厂为例,通过对雇工实践中招募、管理和提拔等环节的考察,揭示返乡创业青年的雇工逻辑,探究工厂扎根乡土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雇工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返乡创业青年对三个场域主要关系的处理,分别为工厂场域的利益关系、乡土场域的乡土社会关系和家族场域的亲缘关系。具体而言,青年通过一些行动策略协调利益关系与乡土社会关系的冲突,密切与普通工人的关系,工厂场域与乡土场域在实现内在契洽互联的基础上促发紧密的乡土利益关系的再生产;鉴于利益关系与亲缘关系的天然张力,青年虽借助亲戚帮忙招工但却较为排斥亲戚工人,工厂场域与家族场域呈现相对独立、较为浅显的关联状态,实现松散的亲缘利益关系的再生产。随着越来越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内”“外”身份兼具的特征要求其必须协调好多方关系,经营实践才能扎根乡土。

    2022年01期 v.21;No.97 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 ]
  • 数字化转型下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性供给:思路与进路

    汤资岚;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字化转型是破解“城乡分治”、消弭城乡鸿沟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受城乡二元结构、压力型体制、府际竞争和部门主义等因素影响,面临部门联结、供给内容、政策体系三大碎片化难题。整体性治理理论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的独特优势能够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性重构。基于此,提出数字化转型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性供给的未来图景,建议从组织整合、服务共创、机制协同三重路径出发,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跨部门联结,加快形成农村数字公共服务共同体,助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一致性运作。

    2022年01期 v.21;No.97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2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