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延雷;张正岩;王志刚;
粮食主产区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粮食主产区切入,利用熵权TOPSIS方法,从供给侧、获得性、稳定性和持续性4个维度,对2012—2016年中国的粮食安全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时序维度上,黑龙江和河南两省的粮食安全呈波动式上升;吉林、辽宁、山东、安徽、四川和内蒙古六省(自治区)的粮食安全较为平稳;其余五省均呈波动式下降。空间维度上,除四川之外,其余省份的粮食安全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近5年黑龙江的粮食安全水平最高,均值排名第一,而四川排名最后。此外,粮食安全并未出现东中西部省域显著的特征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13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高延雷;张正岩;王志刚;
粮食主产区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粮食主产区切入,利用熵权TOPSIS方法,从供给侧、获得性、稳定性和持续性4个维度,对2012—2016年中国的粮食安全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时序维度上,黑龙江和河南两省的粮食安全呈波动式上升;吉林、辽宁、山东、安徽、四川和内蒙古六省(自治区)的粮食安全较为平稳;其余五省均呈波动式下降。空间维度上,除四川之外,其余省份的粮食安全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近5年黑龙江的粮食安全水平最高,均值排名第一,而四川排名最后。此外,粮食安全并未出现东中西部省域显著的特征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13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米运生;杨天健;黄斯韬;
利用9省农户随机抽样问卷,从产品异质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因信贷约束等,土地确权总体上对农业投资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效果并未显著。不过,细化产品类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也显著促进了农户对长周期作物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投资。研究表明:从产品异质性角度观察到农地确权的投资激励效应,并验证"产权有效性"理论在农业领域的普适性,一方面证明农地确权的政策正确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地确权的投资激励效应,需推进信贷政策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2019年02期 v.18;No.80 14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米运生;杨天健;黄斯韬;
利用9省农户随机抽样问卷,从产品异质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因信贷约束等,土地确权总体上对农业投资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效果并未显著。不过,细化产品类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也显著促进了农户对长周期作物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投资。研究表明:从产品异质性角度观察到农地确权的投资激励效应,并验证"产权有效性"理论在农业领域的普适性,一方面证明农地确权的政策正确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地确权的投资激励效应,需推进信贷政策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2019年02期 v.18;No.80 14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潘经韬;陈池波;
基于湖北省2006—2015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比较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不同作业环节和不同地形地区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机购置补贴对机耕作业水平和机收作业水平的提升效应强于机播作业水平;农机购置补贴对平原县和丘陵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效应要强于山区县。据此提出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推进适度耕地规模经营、支持研发和推广适合丘陵及山区的农机具、完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和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力度等对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潘经韬;陈池波;
基于湖北省2006—2015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比较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不同作业环节和不同地形地区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机购置补贴对机耕作业水平和机收作业水平的提升效应强于机播作业水平;农机购置补贴对平原县和丘陵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效应要强于山区县。据此提出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推进适度耕地规模经营、支持研发和推广适合丘陵及山区的农机具、完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和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力度等对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罗昊;赵袁军;余红心;刘正凯;
基于广东省四地14个乡镇的调查,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试图从理论和数据层面研究影响农民参与电商营销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认知和态度方面,对电商政策的了解程度越高,参与电商营销的第一性目的以经济因素为主的农民越倾向于参与电商营销;在个体特征方面,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并呈现以"青年创业、村干部政策引导"为主的核心人群;在资源禀赋方面,种地规模越大,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的农户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愿;在社会支持条件方面,参与电商营销的农民往往受到政策支持、本地是否成立协会或合作社、和受本地经济能人的显著影响。而年龄对农民参与意愿呈现负向相关,在农业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中老年农民只有具有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参与意愿才会随之提升。
2019年02期 v.18;No.80 16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1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罗昊;赵袁军;余红心;刘正凯;
基于广东省四地14个乡镇的调查,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试图从理论和数据层面研究影响农民参与电商营销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认知和态度方面,对电商政策的了解程度越高,参与电商营销的第一性目的以经济因素为主的农民越倾向于参与电商营销;在个体特征方面,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并呈现以"青年创业、村干部政策引导"为主的核心人群;在资源禀赋方面,种地规模越大,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的农户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愿;在社会支持条件方面,参与电商营销的农民往往受到政策支持、本地是否成立协会或合作社、和受本地经济能人的显著影响。而年龄对农民参与意愿呈现负向相关,在农业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中老年农民只有具有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参与意愿才会随之提升。
2019年02期 v.18;No.80 16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1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李万君;李艳军;
基于8家种子公司在6个省106个县(市)级区域的195份经营数据,实证分析公司市场地位对其在县(市)级区域经营满意度的影响,同时考查种子公司政府关系资本和政府寻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种子公司市场地位对其在县(市)级区域的经营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子公司与县(市)级区域农业部门的关系在市场地位和经营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相反,种子公司与县(市)级区域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在市场地位和经营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政府寻租在种子公司市场地位和经营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为种子企业经营实践以及相关部门在种子市场中的作用发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9年02期 v.18;No.80 17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万君;李艳军;
基于8家种子公司在6个省106个县(市)级区域的195份经营数据,实证分析公司市场地位对其在县(市)级区域经营满意度的影响,同时考查种子公司政府关系资本和政府寻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种子公司市场地位对其在县(市)级区域的经营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子公司与县(市)级区域农业部门的关系在市场地位和经营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相反,种子公司与县(市)级区域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在市场地位和经营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政府寻租在种子公司市场地位和经营满意度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为种子企业经营实践以及相关部门在种子市场中的作用发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9年02期 v.18;No.80 17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月锋;赖永波;
从行为主体特征、储备对象特征、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等方面着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并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作用路径和作用程度。研究表明:行为主体特征、储备对象特征、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均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还通过行为主体特征和储备对象特征对农户储粮行为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总效应大小分别为0.360,0.263,-0.331和0.226。根据研究结果,从行为主体层面提出全面提升农户储粮意识和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从储备对象层面提出支持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探索农户储粮新型模式、从粮食市场层面提出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和保障粮食流通渠道顺畅、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和建立储粮补贴长效机制等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户积极储粮和引导农户科学储粮。
2019年02期 v.18;No.80 180-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月锋;赖永波;
从行为主体特征、储备对象特征、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等方面着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并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作用路径和作用程度。研究表明:行为主体特征、储备对象特征、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均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还通过行为主体特征和储备对象特征对农户储粮行为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总效应大小分别为0.360,0.263,-0.331和0.226。根据研究结果,从行为主体层面提出全面提升农户储粮意识和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从储备对象层面提出支持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探索农户储粮新型模式、从粮食市场层面提出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和保障粮食流通渠道顺畅、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和建立储粮补贴长效机制等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户积极储粮和引导农户科学储粮。
2019年02期 v.18;No.80 180-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时悦;梁净;
研究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制定旨在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效率协调发展、东北振兴及我国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运用DEA-Malmquist指数、熵值法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分省来看,各省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协调性偏低,互动作用较弱,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但距离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分地级市来看,东北三省各地市级的协调程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除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长春市4个城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余地级市基本位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阶段,少部分城市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基于此,从提高城镇化和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19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9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时悦;梁净;
研究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制定旨在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效率协调发展、东北振兴及我国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运用DEA-Malmquist指数、熵值法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分省来看,各省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协调性偏低,互动作用较弱,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但距离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分地级市来看,东北三省各地市级的协调程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除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长春市4个城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余地级市基本位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阶段,少部分城市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基于此,从提高城镇化和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19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9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胡卫卫;于水;
贫困治理是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其模式选择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扶贫主体的权威性和扶贫客体的特定性、扶贫方式的运动性和扶贫目标的预定性、扶贫手段的强制性和扶贫成本的虚高性等是当前精准扶贫的典型特征。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由于缺乏基础性和制度性的机制设计,部分地区出现精英俘获、扶贫致贫、内源式微和法治弱化等治理失灵问题。基于压力达标型体制、晋升锦标赛机制和村社行政化自治三重维度对贫困治理失灵的发生逻辑进行阐释,并以"柔性治理"为指向,从转变传统权威主义观,树立柔性扶贫理念;引进第三方团体,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强化增能赋权,建构农户话语权;推进"悬浮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过渡和挖掘乡村资源价值,注重内源式发展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2019年02期 v.18;No.80 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胡卫卫;于水;
贫困治理是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其模式选择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扶贫主体的权威性和扶贫客体的特定性、扶贫方式的运动性和扶贫目标的预定性、扶贫手段的强制性和扶贫成本的虚高性等是当前精准扶贫的典型特征。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由于缺乏基础性和制度性的机制设计,部分地区出现精英俘获、扶贫致贫、内源式微和法治弱化等治理失灵问题。基于压力达标型体制、晋升锦标赛机制和村社行政化自治三重维度对贫困治理失灵的发生逻辑进行阐释,并以"柔性治理"为指向,从转变传统权威主义观,树立柔性扶贫理念;引进第三方团体,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强化增能赋权,建构农户话语权;推进"悬浮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过渡和挖掘乡村资源价值,注重内源式发展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2019年02期 v.18;No.80 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曲海燕;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既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难点,也是必须攻克的重点。内生动力由精神动力和非精神动力构成,具有内生性、复杂性和驱动性的特点,精神动力来源于情感、理智及意志,非精神动力来源于本能。内生动力可以直接驱动行动的产生,也可以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在深入理解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理论基础、来源构成、特点及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和实践困境,分析成因,探寻路径。
2019年02期 v.18;No.80 216-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曲海燕;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既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难点,也是必须攻克的重点。内生动力由精神动力和非精神动力构成,具有内生性、复杂性和驱动性的特点,精神动力来源于情感、理智及意志,非精神动力来源于本能。内生动力可以直接驱动行动的产生,也可以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在深入理解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理论基础、来源构成、特点及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和实践困境,分析成因,探寻路径。
2019年02期 v.18;No.80 216-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萧子扬;刘清斌;桑萌;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乡村振兴面临六大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和经济相对滞后问题、生态环境整治问题、乡风建设和培育问题、基层治理问题、贫困问题、农民主体性和社会知觉问题。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有五大路径:①尊重农民话语,建设"农民主体性导向的乡村振兴"新形态;②加强社会工作的承认和嵌入,探索"社会工作+乡村振兴"新模式;③培育乡村振兴自组织,探索"发展性的乡村振兴"新理念;④发展农村原住社工,形成"植根本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⑤回顾乡村建设历史,发展"反思性的乡村振兴"新方法。
2019年02期 v.18;No.80 224-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7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1 ] - 萧子扬;刘清斌;桑萌;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乡村振兴面临六大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和经济相对滞后问题、生态环境整治问题、乡风建设和培育问题、基层治理问题、贫困问题、农民主体性和社会知觉问题。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有五大路径:①尊重农民话语,建设"农民主体性导向的乡村振兴"新形态;②加强社会工作的承认和嵌入,探索"社会工作+乡村振兴"新模式;③培育乡村振兴自组织,探索"发展性的乡村振兴"新理念;④发展农村原住社工,形成"植根本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⑤回顾乡村建设历史,发展"反思性的乡村振兴"新方法。
2019年02期 v.18;No.80 224-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7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杜博士;徐济益;
基于1995—2017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党政官员和农业、农村、农民的相关数据,研究官员知青经历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通过对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发现:在控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之后,党政主官的知青经历对任职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类型、任职地区、知青时间长短的不同使得这种积极影响出现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知青经历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在省委书记身上表现得更为显著;这种积极影响西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从任职时限来看,两年以下的知青经历并未能影响到官员后期的执政偏好,官员知青经历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主要来自具有两年以上知青经历的党政主官。
2019年02期 v.18;No.80 23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杜博士;徐济益;
基于1995—2017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党政官员和农业、农村、农民的相关数据,研究官员知青经历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通过对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发现:在控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之后,党政主官的知青经历对任职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类型、任职地区、知青时间长短的不同使得这种积极影响出现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知青经历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在省委书记身上表现得更为显著;这种积极影响西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从任职时限来看,两年以下的知青经历并未能影响到官员后期的执政偏好,官员知青经历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主要来自具有两年以上知青经历的党政主官。
2019年02期 v.18;No.80 23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廖文梅;童婷;胡春晓;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伸,两者的协同发展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体系,运用2011-2017年的数据测算江西省各市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江西省各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江西省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现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大致分布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并基本形成以南昌市为核心的高协调发展区域;从时序来看,除了2015年外,2011—2017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后提出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25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2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廖文梅;童婷;胡春晓;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伸,两者的协同发展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体系,运用2011-2017年的数据测算江西省各市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江西省各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江西省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现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大致分布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并基本形成以南昌市为核心的高协调发展区域;从时序来看,除了2015年外,2011—2017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后提出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80 25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2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陈美球;胡春晓;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任务,也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协同、促进移民扶贫与生态宜居的协同、促进志智双扶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协同三个方面对江西瑞金市、井冈山市和修水县三地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践进行剖析,并提出三点启示: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坚持系统思维、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村集体组织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关键。
2019年02期 v.18;No.80 26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20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陈美球;胡春晓;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任务,也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协同、促进移民扶贫与生态宜居的协同、促进志智双扶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协同三个方面对江西瑞金市、井冈山市和修水县三地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践进行剖析,并提出三点启示: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坚持系统思维、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村集体组织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关键。
2019年02期 v.18;No.80 26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20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廖彩荣;郭如良;尹琴;胡春晓;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到2020年的阶段性短期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是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协同推进两者有机衔接和互融互通,既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也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基于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的分析,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坚持特殊到一般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思想协同保障、产业协同保障、人才协同保障、文化协同保障、生态协同保障、组织协同保障和社会协同保障等7个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2019年02期 v.18;No.80 27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6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5 ] |[阅读次数:0 ] - 廖彩荣;郭如良;尹琴;胡春晓;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到2020年的阶段性短期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是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协同推进两者有机衔接和互融互通,既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也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基于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的分析,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坚持特殊到一般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思想协同保障、产业协同保障、人才协同保障、文化协同保障、生态协同保障、组织协同保障和社会协同保障等7个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2019年02期 v.18;No.80 27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6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