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54502

农业经济

  • 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地转入:来自小规模稻农的实证

    翁贞林;徐俊丽;

    基于农业生产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以1 080户小规模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地转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较为普遍,但不同环节存在较大差异,整地和收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高,插秧和烘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已成为影响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整地和收割环节;插秧和烘干环节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不大,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不明显;家庭经济特征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占比的逐渐提高,农户扩大农业经营的意愿逐渐增大;而家庭人口结构、承包地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家庭劳动力能力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具有关键作用,劳动力老龄化与健康状况下降是制约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

    2019年01期 v.18;No.7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地转入:来自小规模稻农的实证

    翁贞林;徐俊丽;

    基于农业生产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以1 080户小规模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地转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较为普遍,但不同环节存在较大差异,整地和收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高,插秧和烘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已成为影响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整地和收割环节;插秧和烘干环节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不大,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不明显;家庭经济特征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占比的逐渐提高,农户扩大农业经营的意愿逐渐增大;而家庭人口结构、承包地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家庭劳动力能力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具有关键作用,劳动力老龄化与健康状况下降是制约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

    2019年01期 v.18;No.7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地转入:来自小规模稻农的实证

    翁贞林;徐俊丽;

    基于农业生产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以1 080户小规模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地转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较为普遍,但不同环节存在较大差异,整地和收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高,插秧和烘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已成为影响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整地和收割环节;插秧和烘干环节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不大,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不明显;家庭经济特征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占比的逐渐提高,农户扩大农业经营的意愿逐渐增大;而家庭人口结构、承包地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家庭劳动力能力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具有关键作用,劳动力老龄化与健康状况下降是制约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

    2019年01期 v.18;No.7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钱还是面子?——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分析

    徐磊;吴昕慧;

    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研究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具有重要价值。而在中国,职业农民是一个既反映经济属性又反映社会属性的概念,无疑"钱"和"面子"是影响职业农民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江西省1 240份粮农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钱"和"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钱"和"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显著性更强,粮农加入合作社有助于其职业农民意愿的提升。因此,为提高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不仅需要保障粮农的种粮收入,而且更需要改善提高当前职业粮农的社会认可度,即让粮农"有面子"。

    2019年01期 v.18;No.79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钱还是面子?——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分析

    徐磊;吴昕慧;

    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研究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具有重要价值。而在中国,职业农民是一个既反映经济属性又反映社会属性的概念,无疑"钱"和"面子"是影响职业农民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江西省1 240份粮农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钱"和"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钱"和"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显著性更强,粮农加入合作社有助于其职业农民意愿的提升。因此,为提高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不仅需要保障粮农的种粮收入,而且更需要改善提高当前职业粮农的社会认可度,即让粮农"有面子"。

    2019年01期 v.18;No.79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钱还是面子?——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分析

    徐磊;吴昕慧;

    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研究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具有重要价值。而在中国,职业农民是一个既反映经济属性又反映社会属性的概念,无疑"钱"和"面子"是影响职业农民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江西省1 240份粮农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钱"和"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钱"和"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面子"对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显著性更强,粮农加入合作社有助于其职业农民意愿的提升。因此,为提高粮农的职业农民意愿,不仅需要保障粮农的种粮收入,而且更需要改善提高当前职业粮农的社会认可度,即让粮农"有面子"。

    2019年01期 v.18;No.79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保护认知、产权预期及农户耕地保护意愿

    洪炜杰;李鹏程;

    提高农户耕地保护认知是否能够激发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已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从产权稳定性预期的角度进行统一,结合广东省5市573份农户数据,研究发现:(1)总体上,具有耕地保护认知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的可能性会提高22%,而认为农地产权属于自己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反而降低8.2%;(2)构建交互项进一步回归发现,当农户的产权预期不稳定时,认为耕地保护很重要仅能提高农地保护意愿1.9%,且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只有对耕地产权具有长期具有,耕地保护认知才能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不仅要对保护耕地重要性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农地确权后的农地调整,强化农户的产权稳定预期。

    2019年01期 v.18;No.79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保护认知、产权预期及农户耕地保护意愿

    洪炜杰;李鹏程;

    提高农户耕地保护认知是否能够激发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已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从产权稳定性预期的角度进行统一,结合广东省5市573份农户数据,研究发现:(1)总体上,具有耕地保护认知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的可能性会提高22%,而认为农地产权属于自己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反而降低8.2%;(2)构建交互项进一步回归发现,当农户的产权预期不稳定时,认为耕地保护很重要仅能提高农地保护意愿1.9%,且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只有对耕地产权具有长期具有,耕地保护认知才能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不仅要对保护耕地重要性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农地确权后的农地调整,强化农户的产权稳定预期。

    2019年01期 v.18;No.79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保护认知、产权预期及农户耕地保护意愿

    洪炜杰;李鹏程;

    提高农户耕地保护认知是否能够激发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已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从产权稳定性预期的角度进行统一,结合广东省5市573份农户数据,研究发现:(1)总体上,具有耕地保护认知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的可能性会提高22%,而认为农地产权属于自己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反而降低8.2%;(2)构建交互项进一步回归发现,当农户的产权预期不稳定时,认为耕地保护很重要仅能提高农地保护意愿1.9%,且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只有对耕地产权具有长期具有,耕地保护认知才能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不仅要对保护耕地重要性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农地确权后的农地调整,强化农户的产权稳定预期。

    2019年01期 v.18;No.79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

    朱建军;张蕾;

    农地流转作为耕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发育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上,基于此,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分析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转数量上,是否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流转面积的影响为倒U型,即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面积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这反映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原则。在流转质量上,流转期限长短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流转是否有偿正向影响显著,流转价格的影响为倒U型,即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价格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2019年01期 v.18;No.79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

    朱建军;张蕾;

    农地流转作为耕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发育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上,基于此,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分析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转数量上,是否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流转面积的影响为倒U型,即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面积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这反映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原则。在流转质量上,流转期限长短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流转是否有偿正向影响显著,流转价格的影响为倒U型,即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价格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2019年01期 v.18;No.79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

    朱建军;张蕾;

    农地流转作为耕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发育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上,基于此,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分析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转数量上,是否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流转面积的影响为倒U型,即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面积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这反映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原则。在流转质量上,流转期限长短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流转是否有偿正向影响显著,流转价格的影响为倒U型,即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价格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2019年01期 v.18;No.79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户数据

    刘滨;叶咏梅;康小兰;吴春雅;

    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样本,分析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和程度。结合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创业行为等方面选取9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与亲友的信任程度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文化程度、从事的电商领域、社交能力等因素次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18;No.79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户数据

    刘滨;叶咏梅;康小兰;吴春雅;

    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样本,分析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和程度。结合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创业行为等方面选取9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与亲友的信任程度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文化程度、从事的电商领域、社交能力等因素次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18;No.79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户数据

    刘滨;叶咏梅;康小兰;吴春雅;

    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样本,分析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和程度。结合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创业行为等方面选取9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与亲友的信任程度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文化程度、从事的电商领域、社交能力等因素次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18;No.79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创业情境、农业创业者精神及其交互关系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王雨林;向雯茜;刘胜林;郑可;郑小强;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并使用Nvivo11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对农业创业者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编码结果呈现出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两个核心关注范畴,研究者对两个核心范畴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编码矩阵研究其交互关系。最终得出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的具体内容,并验证了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是能够相互塑造的,促进农业创业要进一步建设农业创业情境、弘扬农业创业者精神、把握其交互关系。

    2019年01期 v.18;No.79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创业情境、农业创业者精神及其交互关系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王雨林;向雯茜;刘胜林;郑可;郑小强;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并使用Nvivo11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对农业创业者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编码结果呈现出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两个核心关注范畴,研究者对两个核心范畴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编码矩阵研究其交互关系。最终得出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的具体内容,并验证了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是能够相互塑造的,促进农业创业要进一步建设农业创业情境、弘扬农业创业者精神、把握其交互关系。

    2019年01期 v.18;No.79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创业情境、农业创业者精神及其交互关系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王雨林;向雯茜;刘胜林;郑可;郑小强;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并使用Nvivo11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对农业创业者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编码结果呈现出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两个核心关注范畴,研究者对两个核心范畴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编码矩阵研究其交互关系。最终得出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的具体内容,并验证了农业创业情境和农业创业者精神是能够相互塑造的,促进农业创业要进一步建设农业创业情境、弘扬农业创业者精神、把握其交互关系。

    2019年01期 v.18;No.79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现状及演变规律

    陈鹏程;班洪赟;田旭;

    采用地区生产专业化系数,基于1988—2016年6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数据,计算6种农产品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以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并由此得出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为我国当前农业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呈现倒U型趋势,并于2010—2012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从产业角度来看,不同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及趋势差别明显。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增长最快,但2004年以后增长有所放缓。从各个省区来看,各省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整体呈现的上升趋势,部分省份略有下降,最终各省份专业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缓可能源于政策干预,推进专业化需要破除当前的政策约束。

    2019年01期 v.18;No.79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现状及演变规律

    陈鹏程;班洪赟;田旭;

    采用地区生产专业化系数,基于1988—2016年6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数据,计算6种农产品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以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并由此得出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为我国当前农业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呈现倒U型趋势,并于2010—2012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从产业角度来看,不同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及趋势差别明显。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增长最快,但2004年以后增长有所放缓。从各个省区来看,各省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整体呈现的上升趋势,部分省份略有下降,最终各省份专业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缓可能源于政策干预,推进专业化需要破除当前的政策约束。

    2019年01期 v.18;No.79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现状及演变规律

    陈鹏程;班洪赟;田旭;

    采用地区生产专业化系数,基于1988—2016年6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数据,计算6种农产品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以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并由此得出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为我国当前农业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呈现倒U型趋势,并于2010—2012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从产业角度来看,不同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及趋势差别明显。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增长最快,但2004年以后增长有所放缓。从各个省区来看,各省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整体呈现的上升趋势,部分省份略有下降,最终各省份专业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缓可能源于政策干预,推进专业化需要破除当前的政策约束。

    2019年01期 v.18;No.79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静;李容;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经营路径重要的起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符合外包的基本定义,不仅能够弥补农业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环节的平均生产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小农户获取规模经济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综述资源禀赋和交易成本两条路径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产生的影响效应,并归纳相关研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估计方法。进一步的研究进展应选择合适的模型,更多的关注地块特征的影响,并注重提出降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交易成本的有效机制。

    2019年01期 v.18;No.7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静;李容;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经营路径重要的起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符合外包的基本定义,不仅能够弥补农业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环节的平均生产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小农户获取规模经济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综述资源禀赋和交易成本两条路径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产生的影响效应,并归纳相关研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估计方法。进一步的研究进展应选择合适的模型,更多的关注地块特征的影响,并注重提出降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交易成本的有效机制。

    2019年01期 v.18;No.7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静;李容;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经营路径重要的起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符合外包的基本定义,不仅能够弥补农业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环节的平均生产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小农户获取规模经济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综述资源禀赋和交易成本两条路径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产生的影响效应,并归纳相关研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估计方法。进一步的研究进展应选择合适的模型,更多的关注地块特征的影响,并注重提出降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交易成本的有效机制。

    2019年01期 v.18;No.7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合作经济

  • 为什么社员对加入合作社联社不积极?——山东省寿光市的案例举证

    李雪;王文琴;王志刚;张文胜;

    尽管农民合作社联社在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发展缓慢。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17家合作社171名社员的调研发现:虽然合作社社员对联社优势比较认可,但多数社员对加入联社并不积极。由于缺乏对联社功能的了解,大多数社员对参加联社持观望态度,存在"加入悖论"。因此,提升社员对运营能力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解,增强社员对联社的信心,是推动社员加入合作社联社的关键所在。同时,扎实推进社员培训活动,探索联社"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也是激励社员加入联社的重要保障。

    2019年01期 v.18;No.79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为什么社员对加入合作社联社不积极?——山东省寿光市的案例举证

    李雪;王文琴;王志刚;张文胜;

    尽管农民合作社联社在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发展缓慢。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17家合作社171名社员的调研发现:虽然合作社社员对联社优势比较认可,但多数社员对加入联社并不积极。由于缺乏对联社功能的了解,大多数社员对参加联社持观望态度,存在"加入悖论"。因此,提升社员对运营能力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解,增强社员对联社的信心,是推动社员加入合作社联社的关键所在。同时,扎实推进社员培训活动,探索联社"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也是激励社员加入联社的重要保障。

    2019年01期 v.18;No.79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为什么社员对加入合作社联社不积极?——山东省寿光市的案例举证

    李雪;王文琴;王志刚;张文胜;

    尽管农民合作社联社在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发展缓慢。通过对山东省寿光市17家合作社171名社员的调研发现:虽然合作社社员对联社优势比较认可,但多数社员对加入联社并不积极。由于缺乏对联社功能的了解,大多数社员对参加联社持观望态度,存在"加入悖论"。因此,提升社员对运营能力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解,增强社员对联社的信心,是推动社员加入合作社联社的关键所在。同时,扎实推进社员培训活动,探索联社"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也是激励社员加入联社的重要保障。

    2019年01期 v.18;No.79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界定与完善——基于博弈论和对新合作社法的思考

    平瑛;贾杰斐;

    在合作社法新修订背景下,定义社员资格制度,通过比较选择开放社员制与封闭社员制,对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进行界定,并对新老社员博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合作社实行较为开放的社员资格制度,合作社可设置入社"一级门槛"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设置入社"二级门槛"可解决产权稀释问题。对于较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可加设"二级门槛";对于欠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区域,可降低"一级门槛",不设"二级门槛"。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社员资格制度有助于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2019年01期 v.18;No.79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界定与完善——基于博弈论和对新合作社法的思考

    平瑛;贾杰斐;

    在合作社法新修订背景下,定义社员资格制度,通过比较选择开放社员制与封闭社员制,对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进行界定,并对新老社员博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合作社实行较为开放的社员资格制度,合作社可设置入社"一级门槛"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设置入社"二级门槛"可解决产权稀释问题。对于较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可加设"二级门槛";对于欠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区域,可降低"一级门槛",不设"二级门槛"。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社员资格制度有助于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2019年01期 v.18;No.79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界定与完善——基于博弈论和对新合作社法的思考

    平瑛;贾杰斐;

    在合作社法新修订背景下,定义社员资格制度,通过比较选择开放社员制与封闭社员制,对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进行界定,并对新老社员博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合作社实行较为开放的社员资格制度,合作社可设置入社"一级门槛"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设置入社"二级门槛"可解决产权稀释问题。对于较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可加设"二级门槛";对于欠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区域,可降低"一级门槛",不设"二级门槛"。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社员资格制度有助于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2019年01期 v.18;No.79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畜牧经济

  • 收入质量、安全消费意识与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水平

    刘胜科;王奥华;孔荣;

    基于2018年陕西省687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考察收入质量对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的主效应,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收入质量各维度间的交互效应以及安全消费意识对"收入质量-品牌生鲜肉消费"的调节效应,采用分组回归检验农户自给对"收入质量-安全消费意识-品牌生鲜肉消费"模型中主要路径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收入质量中的收入充足性、收入成长性和收入知识性对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收入充足性分别与收入结构性、收入成长性存在显著两两交互效应;安全消费意识对"收入质量-品牌生鲜肉消费"部分路径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农户自给对模型中主要路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优化农户收入质量、强化安全消费意识、采取差异化品牌生鲜肉农村市场推广策略等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18;No.79 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收入质量、安全消费意识与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水平

    刘胜科;王奥华;孔荣;

    基于2018年陕西省687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考察收入质量对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的主效应,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收入质量各维度间的交互效应以及安全消费意识对"收入质量-品牌生鲜肉消费"的调节效应,采用分组回归检验农户自给对"收入质量-安全消费意识-品牌生鲜肉消费"模型中主要路径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收入质量中的收入充足性、收入成长性和收入知识性对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收入充足性分别与收入结构性、收入成长性存在显著两两交互效应;安全消费意识对"收入质量-品牌生鲜肉消费"部分路径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农户自给对模型中主要路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优化农户收入质量、强化安全消费意识、采取差异化品牌生鲜肉农村市场推广策略等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18;No.79 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收入质量、安全消费意识与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水平

    刘胜科;王奥华;孔荣;

    基于2018年陕西省687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考察收入质量对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的主效应,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收入质量各维度间的交互效应以及安全消费意识对"收入质量-品牌生鲜肉消费"的调节效应,采用分组回归检验农户自给对"收入质量-安全消费意识-品牌生鲜肉消费"模型中主要路径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收入质量中的收入充足性、收入成长性和收入知识性对农户品牌生鲜肉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收入充足性分别与收入结构性、收入成长性存在显著两两交互效应;安全消费意识对"收入质量-品牌生鲜肉消费"部分路径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农户自给对模型中主要路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优化农户收入质量、强化安全消费意识、采取差异化品牌生鲜肉农村市场推广策略等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18;No.79 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土地经济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分类估计——基于不同地形下不同地区的测算

    李琴;李怡;郝淑君;

    基于收入标准,按照两种不同的方法测算不同地形下不同地区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结果表明:基于农业总利润测算的农户户均适度经营规模,在平原地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约为3.13公顷、2.0公顷、1.53公顷、0.8公顷。基于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测算方法,如果按照家庭户均3个劳动力计算,东北地区农户户均耕种的适度规模为7~9.4公顷,中部地区为4.13~21.2公顷,西部地区为3.53~6.6公顷,东部地区为3.07~3.87公顷。按照劳动力机会成本测算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高于按照农业总利润最大化标准的测算结果。农地适度经营的规模因不同地形和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鼓励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实施。

    2019年01期 v.18;No.79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分类估计——基于不同地形下不同地区的测算

    李琴;李怡;郝淑君;

    基于收入标准,按照两种不同的方法测算不同地形下不同地区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结果表明:基于农业总利润测算的农户户均适度经营规模,在平原地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约为3.13公顷、2.0公顷、1.53公顷、0.8公顷。基于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测算方法,如果按照家庭户均3个劳动力计算,东北地区农户户均耕种的适度规模为7~9.4公顷,中部地区为4.13~21.2公顷,西部地区为3.53~6.6公顷,东部地区为3.07~3.87公顷。按照劳动力机会成本测算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高于按照农业总利润最大化标准的测算结果。农地适度经营的规模因不同地形和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鼓励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实施。

    2019年01期 v.18;No.79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分类估计——基于不同地形下不同地区的测算

    李琴;李怡;郝淑君;

    基于收入标准,按照两种不同的方法测算不同地形下不同地区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结果表明:基于农业总利润测算的农户户均适度经营规模,在平原地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约为3.13公顷、2.0公顷、1.53公顷、0.8公顷。基于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测算方法,如果按照家庭户均3个劳动力计算,东北地区农户户均耕种的适度规模为7~9.4公顷,中部地区为4.13~21.2公顷,西部地区为3.53~6.6公顷,东部地区为3.07~3.87公顷。按照劳动力机会成本测算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高于按照农业总利润最大化标准的测算结果。农地适度经营的规模因不同地形和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鼓励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实施。

    2019年01期 v.18;No.79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和SEM模型的实证

    朱永明;刘倩;李葛;张慧;赵丽;

    基于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和SEM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不高,为47.32%。(2)对研究区农户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意愿起到显著性影响的有8项,其中家庭总人口、建筑年代、宅基地用途是极显著因素。(3)在5类外源潜变量中,区位条件变量对农户集约利用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其余均产生显著的负影响;对农户意愿的直接影响程度依次为:住宅衍生变量>区位条件变量>农户自身属性>家庭特性变量,住宅特征变量主要通过到住宅衍生变量、家庭特性变量的路径来影响农户意愿。

    2019年01期 v.18;No.79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和SEM模型的实证

    朱永明;刘倩;李葛;张慧;赵丽;

    基于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和SEM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不高,为47.32%。(2)对研究区农户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意愿起到显著性影响的有8项,其中家庭总人口、建筑年代、宅基地用途是极显著因素。(3)在5类外源潜变量中,区位条件变量对农户集约利用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其余均产生显著的负影响;对农户意愿的直接影响程度依次为:住宅衍生变量>区位条件变量>农户自身属性>家庭特性变量,住宅特征变量主要通过到住宅衍生变量、家庭特性变量的路径来影响农户意愿。

    2019年01期 v.18;No.79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和SEM模型的实证

    朱永明;刘倩;李葛;张慧;赵丽;

    基于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和SEM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不高,为47.32%。(2)对研究区农户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意愿起到显著性影响的有8项,其中家庭总人口、建筑年代、宅基地用途是极显著因素。(3)在5类外源潜变量中,区位条件变量对农户集约利用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其余均产生显著的负影响;对农户意愿的直接影响程度依次为:住宅衍生变量>区位条件变量>农户自身属性>家庭特性变量,住宅特征变量主要通过到住宅衍生变量、家庭特性变量的路径来影响农户意愿。

    2019年01期 v.18;No.79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

    张诚;

    目前,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复兴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和挖掘其内在功能和价值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以及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19年01期 v.18;No.79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

    张诚;

    目前,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复兴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和挖掘其内在功能和价值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以及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19年01期 v.18;No.79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1 ]
  •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

    张诚;

    目前,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复兴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和挖掘其内在功能和价值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以及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19年01期 v.18;No.79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历史观照下乡村家风建设路径探析——以赣鄱家风家训文化为例

    黎瑛;张琪;

    乡村家风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助推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优秀家风家训有利于培育个人良好品性、促进家族兴旺发达、推动社会和谐风气形成。以赣鄱地区优秀家风家训为例,从修身、治家、处世3个维度,分析现代乡村家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新时期如何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育,注重乡规民约的规范,发挥乡风典型的导向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2019年01期 v.18;No.79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历史观照下乡村家风建设路径探析——以赣鄱家风家训文化为例

    黎瑛;张琪;

    乡村家风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助推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优秀家风家训有利于培育个人良好品性、促进家族兴旺发达、推动社会和谐风气形成。以赣鄱地区优秀家风家训为例,从修身、治家、处世3个维度,分析现代乡村家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新时期如何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育,注重乡规民约的规范,发挥乡风典型的导向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2019年01期 v.18;No.79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历史观照下乡村家风建设路径探析——以赣鄱家风家训文化为例

    黎瑛;张琪;

    乡村家风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助推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优秀家风家训有利于培育个人良好品性、促进家族兴旺发达、推动社会和谐风气形成。以赣鄱地区优秀家风家训为例,从修身、治家、处世3个维度,分析现代乡村家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新时期如何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育,注重乡规民约的规范,发挥乡风典型的导向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2019年01期 v.18;No.79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