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50462

农业经济

  •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水果产业的影响——以梨产业为例

    耿献辉;卢华;周应恒;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在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刘易斯"拐点"出现、货币供应不断增多和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已慢慢减少,人工成本迅速上升成为水果生产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1990—2010年宏观统计数据,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梨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梨面积区域变动具有明显的负效应,且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基于水果产业的自然经济属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环渤海、长江中下游及云贵地区、西北地区的影响逐次降低。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应大力培育发展水果省力化栽培模式,降低成本;把握水果布局变化规律,适时适地引导各种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最终实现优质优价。

    2014年05期 v.13;No.53 461-46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水果产业的影响——以梨产业为例

    耿献辉;卢华;周应恒;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在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刘易斯"拐点"出现、货币供应不断增多和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已慢慢减少,人工成本迅速上升成为水果生产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1990—2010年宏观统计数据,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梨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梨面积区域变动具有明显的负效应,且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基于水果产业的自然经济属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环渤海、长江中下游及云贵地区、西北地区的影响逐次降低。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应大力培育发展水果省力化栽培模式,降低成本;把握水果布局变化规律,适时适地引导各种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最终实现优质优价。

    2014年05期 v.13;No.53 461-46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农户感知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性分析——来自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研究

    陈欢;周宏;王全忠;张倩;

    基于2012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农户关于气候变化的感知、适应行为及生产投入产出的调研数据,利用交互式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就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行为对水稻经济收益的影响,并判断感知和适应行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存在感知和采取适应行为,对水稻种植的经济收益均会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感知基础上的适应行为对水稻经济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增加化肥、农药等物质投入"是农户选择最多的适应行为,但其会显著降低水稻经济收益,而农户选择"使用新技术"程度增加1%,可显著提高水稻成本收益比例约0.24%,且"调整作物种植时间"和"选择新品种"也会对水稻经济收益产生正面影响,"修建基础设施"和"改善农田周边环境"则需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研究认为,政府需要加强农民气候变化知识和适应行为的宣传、培训与教育,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以达到农户科学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稳产增收目标。

    2014年05期 v.13;No.53 467-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农户感知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性分析——来自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研究

    陈欢;周宏;王全忠;张倩;

    基于2012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农户关于气候变化的感知、适应行为及生产投入产出的调研数据,利用交互式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就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行为对水稻经济收益的影响,并判断感知和适应行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存在感知和采取适应行为,对水稻种植的经济收益均会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感知基础上的适应行为对水稻经济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增加化肥、农药等物质投入"是农户选择最多的适应行为,但其会显著降低水稻经济收益,而农户选择"使用新技术"程度增加1%,可显著提高水稻成本收益比例约0.24%,且"调整作物种植时间"和"选择新品种"也会对水稻经济收益产生正面影响,"修建基础设施"和"改善农田周边环境"则需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研究认为,政府需要加强农民气候变化知识和适应行为的宣传、培训与教育,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以达到农户科学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稳产增收目标。

    2014年05期 v.13;No.53 467-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从流通过程看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本质

    秦晓娟;

    分别从"G-W-G'(G+g)"的三个阶段、总体"G-W-G'(G+g)"过程及资本周转等角度剖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得出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生产目的是g,而后者的生产目的是W。提出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需完善法律制度,确保各种生产要素具有明晰、完备的产权;完善财政制度,为现代生产要素中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提供财政保障;监督各种不同生产要素定价机制;为商品顺利走向市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财政支持。

    2014年05期 v.13;No.53 47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流通过程看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本质

    秦晓娟;

    分别从"G-W-G'(G+g)"的三个阶段、总体"G-W-G'(G+g)"过程及资本周转等角度剖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得出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生产目的是g,而后者的生产目的是W。提出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需完善法律制度,确保各种生产要素具有明晰、完备的产权;完善财政制度,为现代生产要素中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提供财政保障;监督各种不同生产要素定价机制;为商品顺利走向市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财政支持。

    2014年05期 v.13;No.53 47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林业经济

  • 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优先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朱述斌;钟亮亮;朱建军;康小兰;刘滨;

    以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跟踪监测项目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平均联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的优先序,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对林改政策的第一层次需求为林业补贴政策,第二层次需求为林业科技服务政策,第三层次需求为林业金融服务政策,第四层次需求为规模经营的其他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优先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2014年05期 v.13;No.53 482-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优先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朱述斌;钟亮亮;朱建军;康小兰;刘滨;

    以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跟踪监测项目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平均联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的优先序,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对林改政策的第一层次需求为林业补贴政策,第二层次需求为林业科技服务政策,第三层次需求为林业金融服务政策,第四层次需求为规模经营的其他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优先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2014年05期 v.13;No.53 482-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林农经济林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廖文梅;廖冰;金志农;

    以赣南原中央苏区13个县(市)200个林农为样本,首先运用DEA方法对经济林经营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林农经济林经营综合效率偏低,技术效率不高,规模效率较低,94%的DEA处于无效的样本均呈规模报酬递增趋势,适度扩大规模将会增加效率;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林经营效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林年均支出、经营管理、市场销售、是否接受过经济林技术培训对经营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块数对经营效率有负向影响,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务农人数占家庭人口的比重及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社对经营效率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加快林权配套改革步伐,提高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科学规划重组林地,降低林地细碎程度;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提升集约经营水平;实施产供销贸一体,促进营销渠道畅通,对提高赣南苏区林农经济林经营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价值。

    2014年05期 v.13;No.53 490-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林农经济林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廖文梅;廖冰;金志农;

    以赣南原中央苏区13个县(市)200个林农为样本,首先运用DEA方法对经济林经营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林农经济林经营综合效率偏低,技术效率不高,规模效率较低,94%的DEA处于无效的样本均呈规模报酬递增趋势,适度扩大规模将会增加效率;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林经营效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林年均支出、经营管理、市场销售、是否接受过经济林技术培训对经营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块数对经营效率有负向影响,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务农人数占家庭人口的比重及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社对经营效率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加快林权配套改革步伐,提高林地资金投入水平;科学规划重组林地,降低林地细碎程度;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提升集约经营水平;实施产供销贸一体,促进营销渠道畅通,对提高赣南苏区林农经济林经营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价值。

    2014年05期 v.13;No.53 490-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优化TOPSIS模型在木材加工企业的评价应用——基于SCM视角

    马林;黄夔;

    考虑到林产品经销商在参与木材加工企业构建供应链时需选取其作为上游合作伙伴,构建包括竞争力、绿色行为、质量、成本和交货期5个一级指标及其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优化改进模型,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木材加工企业,最后通过案例证实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为林产品经销商提供参考借鉴。

    2014年05期 v.13;No.53 499-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优化TOPSIS模型在木材加工企业的评价应用——基于SCM视角

    马林;黄夔;

    考虑到林产品经销商在参与木材加工企业构建供应链时需选取其作为上游合作伙伴,构建包括竞争力、绿色行为、质量、成本和交货期5个一级指标及其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优化改进模型,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木材加工企业,最后通过案例证实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为林产品经销商提供参考借鉴。

    2014年05期 v.13;No.53 499-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畜牧经济

  • 养猪场户生猪扶持政策内容、效用和需求认知分析——基于山东省660家养猪场户的问卷调查

    张园园;彭玉珊;宋林炎;

    基于山东省17地市660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内容、效用和需求三方面分析养猪场户对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受访养猪场户对具象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较好,如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而对抽象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较差,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产预警监测与信息发布等;生猪扶持政策的效用主要体现在稳定价格、提高积极性和规避风险等方面,职能部门落实政策过程中存在着细节宣讲不够、传达不及时、补助发放不足额等问题;受访养猪场户对生猪收购保护价、饲料补贴和育肥猪保险补助等政策有较强烈的需求。

    2014年05期 v.13;No.53 506-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养猪场户生猪扶持政策内容、效用和需求认知分析——基于山东省660家养猪场户的问卷调查

    张园园;彭玉珊;宋林炎;

    基于山东省17地市660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内容、效用和需求三方面分析养猪场户对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受访养猪场户对具象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较好,如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而对抽象生猪扶持政策的认知状况较差,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产预警监测与信息发布等;生猪扶持政策的效用主要体现在稳定价格、提高积极性和规避风险等方面,职能部门落实政策过程中存在着细节宣讲不够、传达不及时、补助发放不足额等问题;受访养猪场户对生猪收购保护价、饲料补贴和育肥猪保险补助等政策有较强烈的需求。

    2014年05期 v.13;No.53 506-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合作经济

  • 荷兰花卉拍卖合作社:生存还是消失?

    梁巧;郭红东;

    简要介绍了荷兰拍卖历史和拍卖合作社发展历程;进而通过介绍FloraHolland花卉拍卖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内部治理机制及其在花卉交易中所扮演角色,认识荷兰农产品拍卖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和运行原理;并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拍卖合作社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讨论了在农户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购买商专业化程度增强和规模增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新的市场形势下,拍卖合作社需要调整其治理机制、服务内容和市场战略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然而,我们仍可以预见农产品拍卖合作社转变为营销合作社或退出市场的趋势。

    2014年05期 v.13;No.53 512-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荷兰花卉拍卖合作社:生存还是消失?

    梁巧;郭红东;

    简要介绍了荷兰拍卖历史和拍卖合作社发展历程;进而通过介绍FloraHolland花卉拍卖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内部治理机制及其在花卉交易中所扮演角色,认识荷兰农产品拍卖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和运行原理;并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拍卖合作社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讨论了在农户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购买商专业化程度增强和规模增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新的市场形势下,拍卖合作社需要调整其治理机制、服务内容和市场战略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然而,我们仍可以预见农产品拍卖合作社转变为营销合作社或退出市场的趋势。

    2014年05期 v.13;No.53 512-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农协“生产履历记账运动”及其启示

    刘颖娴;纳口列子;德永澄宪;刘金栋;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通过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以实施沿供应链的纵向监控,但收效甚微。而邻国日本通过在农协内部开展"生产履历记账运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全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日本农协"生产履历记账运动"的自组建起步阶段至提升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和包括详细记账、贴码追踪以及内外核查与惩戒在内的现行做法。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程度和加强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有益建议。

    2014年05期 v.13;No.53 518-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农协“生产履历记账运动”及其启示

    刘颖娴;纳口列子;德永澄宪;刘金栋;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通过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以实施沿供应链的纵向监控,但收效甚微。而邻国日本通过在农协内部开展"生产履历记账运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全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日本农协"生产履历记账运动"的自组建起步阶段至提升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和包括详细记账、贴码追踪以及内外核查与惩戒在内的现行做法。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程度和加强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有益建议。

    2014年05期 v.13;No.53 518-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本刊诚邀知名三农学者主持特色栏目

    本刊编辑部;

    <正>《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是以刊载农林经济政策与理论、反映农林经济管理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刊宗旨的专业学术刊物。为了实现"高标准、有特色"的办刊目标,本刊将陆续邀请国内外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家亲临主持,共同打造农业经济、林业经济、畜牧经济、农村土地、合作经济、劳动经济及农村社会等特色栏目。目前,合作经济栏目已从2014年

    2014年05期 v.13;No.53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诚邀知名三农学者主持特色栏目

    本刊编辑部;

    <正>《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是以刊载农林经济政策与理论、反映农林经济管理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刊宗旨的专业学术刊物。为了实现"高标准、有特色"的办刊目标,本刊将陆续邀请国内外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家亲临主持,共同打造农业经济、林业经济、畜牧经济、农村土地、合作经济、劳动经济及农村社会等特色栏目。目前,合作经济栏目已从2014年

    2014年05期 v.13;No.53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劳动经济

  • 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0省市的调查数据

    朱红根;刘磊;康兰媛;

    利用10省市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制度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制度、工作条件、权益保护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失业保险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影响不显著;另外,男性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意愿更强;文化程度和职业培训能显著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有亲戚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更强;工作经验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呈倒U型关系,而年龄和婚姻状况不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主要因素。

    2014年05期 v.13;No.53 524-529+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0省市的调查数据

    朱红根;刘磊;康兰媛;

    利用10省市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制度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制度、工作条件、权益保护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失业保险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影响不显著;另外,男性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意愿更强;文化程度和职业培训能显著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有亲戚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更强;工作经验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呈倒U型关系,而年龄和婚姻状况不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主要因素。

    2014年05期 v.13;No.53 524-529+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近10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述评

    徐俊;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农民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伴生的重大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以《中国青年研究》近10年来199篇刊文为样本,分析发现,农民工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保障、流动融入、家庭生活、政治维权及随迁子女教育等几大方面。研究者问题意识强烈,论述逻辑清晰;研究视角多元纷呈,理论阐释有待提升;注重实证分析但操作方法尚需科学规范,研究论域值得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女性农民工、流动儿童、中老年农民工及其他相关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关注。

    2014年05期 v.13;No.53 530-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近10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述评

    徐俊;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农民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伴生的重大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以《中国青年研究》近10年来199篇刊文为样本,分析发现,农民工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保障、流动融入、家庭生活、政治维权及随迁子女教育等几大方面。研究者问题意识强烈,论述逻辑清晰;研究视角多元纷呈,理论阐释有待提升;注重实证分析但操作方法尚需科学规范,研究论域值得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女性农民工、流动儿童、中老年农民工及其他相关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关注。

    2014年05期 v.13;No.53 530-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回流农民工就业存在“走廊效应”吗?——基于辽宁省回流农民工的调查

    戚迪明;张广胜;杨肖丽;

    基于辽宁省回流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构建其就业选择的计量模型,以验证回流农民工就业是否存在"走廊效应"。研究发现:回流农民工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走廊效应,回流前从事高技能工作者(包含销售和办事人员),回流后从事低技能工作的概率降低24.2%,而从事技能型工作的可能性增加26.1%。在城市务工中从事小摊贩或有固定店铺小业主职业者,回流后成为自雇者的概率增加34.3%;家中土地数、培训状况和回流地点对农民工体力劳动类就业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家中土地数、培训状况、回流地点和居住偏好对其技能型职业选择影响显著,居住偏好、培训状况、家中土地数和回流地点则对自雇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

    2014年05期 v.13;No.53 537-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回流农民工就业存在“走廊效应”吗?——基于辽宁省回流农民工的调查

    戚迪明;张广胜;杨肖丽;

    基于辽宁省回流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构建其就业选择的计量模型,以验证回流农民工就业是否存在"走廊效应"。研究发现:回流农民工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走廊效应,回流前从事高技能工作者(包含销售和办事人员),回流后从事低技能工作的概率降低24.2%,而从事技能型工作的可能性增加26.1%。在城市务工中从事小摊贩或有固定店铺小业主职业者,回流后成为自雇者的概率增加34.3%;家中土地数、培训状况和回流地点对农民工体力劳动类就业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家中土地数、培训状况、回流地点和居住偏好对其技能型职业选择影响显著,居住偏好、培训状况、家中土地数和回流地点则对自雇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

    2014年05期 v.13;No.53 537-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农村社会

  • 社会支持来源、社会保障与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

    丁建定;童玉林;

    养老安全感是老年人安全感中非常重要的维度,与健康老龄化、晚年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面临着多种风险。基于调研数据,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现状堪忧;进一步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来源四维度中,经济支持来源以家庭支持为主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全感显著强于以社会力量支持为主的农村老年人,且该结果非常稳健;社会保障二维度中养老保险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但并不稳健。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和思考。

    2014年05期 v.13;No.53 54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社会支持来源、社会保障与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

    丁建定;童玉林;

    养老安全感是老年人安全感中非常重要的维度,与健康老龄化、晚年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面临着多种风险。基于调研数据,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现状堪忧;进一步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来源四维度中,经济支持来源以家庭支持为主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全感显著强于以社会力量支持为主的农村老年人,且该结果非常稳健;社会保障二维度中养老保险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但并不稳健。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和思考。

    2014年05期 v.13;No.53 54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及应对——基于江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

    聂志平;傅琼;

    中年农民养老期待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向和人口老龄化的伴生物。为了了解江西省中年农民养老期待状况,调研组深入实地调查当事群体,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详实信息。调研发现,由于身体条件、人际交往、生活经历、家庭状况、村庄人文环境、政策宣传等不同,不同中年农民对于自我照顾、家庭照顾、互助团体照顾、社区照顾、养老院照顾等养老模式持有不同期待。只有将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以地养老"、奖励企业招用中年农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大力倡导孝文化等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满足并引导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

    2014年05期 v.13;No.53 55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及应对——基于江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

    聂志平;傅琼;

    中年农民养老期待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向和人口老龄化的伴生物。为了了解江西省中年农民养老期待状况,调研组深入实地调查当事群体,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详实信息。调研发现,由于身体条件、人际交往、生活经历、家庭状况、村庄人文环境、政策宣传等不同,不同中年农民对于自我照顾、家庭照顾、互助团体照顾、社区照顾、养老院照顾等养老模式持有不同期待。只有将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以地养老"、奖励企业招用中年农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大力倡导孝文化等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满足并引导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

    2014年05期 v.13;No.53 55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实证研究

    黄平芳;朱美兰;

    加强社区民生建设是我国当前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以4个旅游村落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四象限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对不同民生事项具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认知和评价;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因地域环境、开发方式及开发阶段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应以民生需求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建设。

    2014年05期 v.13;No.53 558-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实证研究

    黄平芳;朱美兰;

    加强社区民生建设是我国当前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以4个旅游村落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四象限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对不同民生事项具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认知和评价;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因地域环境、开发方式及开发阶段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应以民生需求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建设。

    2014年05期 v.13;No.53 558-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书评

  • 一部农地制度研究的创新性力作——读《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有感

    陈昭玖;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当前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产物。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呈现流转土地类型多样化、流转方式复杂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农民权益的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农户兼业化、务农老年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地给谁种?谁能种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

    2014年05期 v.13;No.53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部农地制度研究的创新性力作——读《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有感

    陈昭玖;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当前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产物。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呈现流转土地类型多样化、流转方式复杂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农民权益的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农户兼业化、务农老年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地给谁种?谁能种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

    2014年05期 v.13;No.53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