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48888

农业经济研究

  • 我国农业问题的新趋势与改革应对

    姜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农业在性质、结构和利润率等方面出现了新趋势。对这些新趋势和现行体制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农业宏观政策、农用土地、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都存在潜在的冲突。为应对农业问题的新趋势,政府需要通过规划拓展农业功能,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这一最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辅以适当的农业政策调整。

    2012年03期 v.11;No.4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问题的新趋势与改革应对

    姜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农业在性质、结构和利润率等方面出现了新趋势。对这些新趋势和现行体制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农业宏观政策、农用土地、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都存在潜在的冲突。为应对农业问题的新趋势,政府需要通过规划拓展农业功能,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这一最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辅以适当的农业政策调整。

    2012年03期 v.11;No.4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机制分析

    罗书嵘;蔡贤恩;

    经济开放被认为是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于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变动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主要存在"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从数学函数和几何图形两个角度分析经济开放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特征,即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的阶段支持"效率假说",经济开放程度比较高的阶段支持"补偿假说"。

    2012年03期 v.11;No.4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机制分析

    罗书嵘;蔡贤恩;

    经济开放被认为是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于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变动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主要存在"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从数学函数和几何图形两个角度分析经济开放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特征,即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的阶段支持"效率假说",经济开放程度比较高的阶段支持"补偿假说"。

    2012年03期 v.11;No.4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陈美球;金志农;翁贞林;

    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运用SWOT方法对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战略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拥有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产品特色比较明显、与长珠闽三个三角洲接壤的区位等优势,也存在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经济欠发达、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的"三农"政策、土地整治战略和江西省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农业自然资源日趋紧缺、传统农村社会的劳动力优势丧失、农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等挑战。为此,研究提出了发展江西省现代农业的策略:一是坚持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三化"同步发展;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三是构筑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四是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五是提升科技的支撑能力。

    2012年03期 v.11;No.4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陈美球;金志农;翁贞林;

    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运用SWOT方法对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战略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拥有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产品特色比较明显、与长珠闽三个三角洲接壤的区位等优势,也存在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经济欠发达、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的"三农"政策、土地整治战略和江西省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农业自然资源日趋紧缺、传统农村社会的劳动力优势丧失、农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等挑战。为此,研究提出了发展江西省现代农业的策略:一是坚持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三化"同步发展;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三是构筑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四是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五是提升科技的支撑能力。

    2012年03期 v.11;No.4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林区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10县4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康小兰;申云;朱述斌;

    基于江西省10县400农户对林改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将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因素分为两大类,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林农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改程序相对比较规范民主,但农民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仍然有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实施到位率比较高,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政策实施进度缓慢,农民对配套改革政策实施的响应度不高;农户对林改政策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政策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是影响农户的政策认知与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林改政策制度安排与政策实施程序透明度是影响农户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的又一关键因素。

    2012年03期 v.11;No.43 18-2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林区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10县4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康小兰;申云;朱述斌;

    基于江西省10县400农户对林改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将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因素分为两大类,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林农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改程序相对比较规范民主,但农民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仍然有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实施到位率比较高,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政策实施进度缓慢,农民对配套改革政策实施的响应度不高;农户对林改政策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政策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是影响农户的政策认知与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林改政策制度安排与政策实施程序透明度是影响农户林改政策认知与响应的又一关键因素。

    2012年03期 v.11;No.43 18-2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种稻大户为例

    杨宜婷;陈昭玖;钟菁;

    以江西省种稻大户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技推广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发现作为中间变量的农业部门技术指导服务评价、农机补贴评价、种稻大户应用技术奖励和扶持评价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户身体状况、是否科技示范户、家庭人口数、是否丘陵地区、所在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会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之外,年龄、教育水平、生产规模、是否为村组干部、外出务工人数、是否平原地区等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中间变量来影响满意度。

    2012年03期 v.11;No.43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种稻大户为例

    杨宜婷;陈昭玖;钟菁;

    以江西省种稻大户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技推广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发现作为中间变量的农业部门技术指导服务评价、农机补贴评价、种稻大户应用技术奖励和扶持评价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户身体状况、是否科技示范户、家庭人口数、是否丘陵地区、所在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会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满意度之外,年龄、教育水平、生产规模、是否为村组干部、外出务工人数、是否平原地区等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中间变量来影响满意度。

    2012年03期 v.11;No.43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机制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郑湘娟;任春晓;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需要化解制约因素,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科技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与加大投入相结合。

    2012年03期 v.11;No.4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机制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郑湘娟;任春晓;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需要化解制约因素,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科技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与加大投入相结合。

    2012年03期 v.11;No.4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民工问题研究

  • 回流还是流出:代际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比较实证研究

    梁志民;杨国强;朱红根;饶盼;

    基于代际视角,以劳务输出大省江西省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决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老一代农村外出劳动力再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村创业资源、性别、家庭是否有村干部、务工企业平均变换年数、务工月薪、是否感觉打工不稳定、打工地社会状况等变量;而影响新生代农村外出劳动力再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村距乡距离、村经济水平、家庭是否有村干部、务工企业平均变换年、务工月薪、是否感觉打工不稳定、家乡社会状况、打工地社会状况等变量。

    2012年03期 v.11;No.4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回流还是流出:代际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比较实证研究

    梁志民;杨国强;朱红根;饶盼;

    基于代际视角,以劳务输出大省江西省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决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老一代农村外出劳动力再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村创业资源、性别、家庭是否有村干部、务工企业平均变换年数、务工月薪、是否感觉打工不稳定、打工地社会状况等变量;而影响新生代农村外出劳动力再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村距乡距离、村经济水平、家庭是否有村干部、务工企业平均变换年、务工月薪、是否感觉打工不稳定、家乡社会状况、打工地社会状况等变量。

    2012年03期 v.11;No.4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63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周利平;苏红;付莲莲;

    农村公共产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公共产品建设的生力军。推进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对639位农户入户深度访谈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的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家庭收入、地理特征、民主参与、政策支持、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参与公共产品建设的意愿。

    2012年03期 v.11;No.43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63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周利平;苏红;付莲莲;

    农村公共产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公共产品建设的生力军。推进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对639位农户入户深度访谈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的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家庭收入、地理特征、民主参与、政策支持、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参与公共产品建设的意愿。

    2012年03期 v.11;No.43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的全息透视

    孙玉娟;赵丽娜;谢大伟;

    政治参与是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但是,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土地情结淡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日趋城市化,正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其接纳;根在农村,却与其日益疏远,尴尬地流动在城乡间。由于非工非农的身份处境,其经济权益难以保障,更缺少政治上的话语权。在现行政治制度安排下,其政治权利更是处于"真空"状态,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因此,考察和梳理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现状,透视其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探讨摆脱其"政治性贫困"的窘境,更好地实现其政治权利,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v.11;No.43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的全息透视

    孙玉娟;赵丽娜;谢大伟;

    政治参与是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但是,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土地情结淡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日趋城市化,正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其接纳;根在农村,却与其日益疏远,尴尬地流动在城乡间。由于非工非农的身份处境,其经济权益难以保障,更缺少政治上的话语权。在现行政治制度安排下,其政治权利更是处于"真空"状态,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因此,考察和梳理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现状,透视其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探讨摆脱其"政治性贫困"的窘境,更好地实现其政治权利,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v.11;No.43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基于农民工家庭的实证调查

    胡宏伟;童玉林;杨帆;胡祖明;

    学业成绩对农民工子女能否获得高水平教育和实现向上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现状并不乐观,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基于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正向、显著且稳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越好。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农民工的再教育培训、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2012年03期 v.11;No.43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基于农民工家庭的实证调查

    胡宏伟;童玉林;杨帆;胡祖明;

    学业成绩对农民工子女能否获得高水平教育和实现向上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现状并不乐观,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基于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正向、显著且稳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越好。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农民工的再教育培训、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2012年03期 v.11;No.43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基于江西省的调查

    冷雄辉;易娜;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基于江西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超前的消费观念、多元化的消费结构以及趋同于城镇同龄人的消费行为等,而这些消费行为的形成受到个体自身、家庭、城市化、参照群体和大众媒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有效的目标市场策略、合理的价格策略、便利的渠道策略、适度的广告策略和社会营销策略等。

    2012年03期 v.11;No.4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基于江西省的调查

    冷雄辉;易娜;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基于江西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超前的消费观念、多元化的消费结构以及趋同于城镇同龄人的消费行为等,而这些消费行为的形成受到个体自身、家庭、城市化、参照群体和大众媒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有效的目标市场策略、合理的价格策略、便利的渠道策略、适度的广告策略和社会营销策略等。

    2012年03期 v.11;No.4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应用经济与管理

  • 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郭锦墉;汪兴东;王荣庆;章照青;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倾向在网上购物,但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女性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意向也表现各异。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个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网上购物有用、感知网上购物易用、感知网上购物安全、网购经验及参照群体对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因素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参照群体的影响最大,依次是感知网上购物安全、感知网上购物有用、感知网上购物易用,网购经验作用最小;感知网上购物有用、感知网上购物易用和感知网上购物安全三者之间还相互产生作用。

    2012年03期 v.11;No.43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郭锦墉;汪兴东;王荣庆;章照青;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倾向在网上购物,但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女性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意向也表现各异。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个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网上购物有用、感知网上购物易用、感知网上购物安全、网购经验及参照群体对女性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因素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参照群体的影响最大,依次是感知网上购物安全、感知网上购物有用、感知网上购物易用,网购经验作用最小;感知网上购物有用、感知网上购物易用和感知网上购物安全三者之间还相互产生作用。

    2012年03期 v.11;No.43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多层次信贷市场建设与融资性担保体系发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吴志远;

    多层次信贷市场建设与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完善有着多重关系。融资性担保体系运行与政府、中小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等经济主体息息相关。现实中融资性担保体系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解决。

    2012年03期 v.11;No.43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多层次信贷市场建设与融资性担保体系发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吴志远;

    多层次信贷市场建设与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完善有着多重关系。融资性担保体系运行与政府、中小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等经济主体息息相关。现实中融资性担保体系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解决。

    2012年03期 v.11;No.43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刘唐宇;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其创业的活跃程度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而创业活跃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创业环境。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相差较大,总体创业环境偏差;浙江省和福建省城市总体创业环境优于广东省和江西省;各城市之间创业环境差距较大,但省际之间城市创业环境相差不大;沿海城市的创业环境总体上要优于内陆城市;各个城市创业环境各有其优劣势。为此,提出了优化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1;No.43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刘唐宇;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其创业的活跃程度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而创业活跃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创业环境。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相差较大,总体创业环境偏差;浙江省和福建省城市总体创业环境优于广东省和江西省;各城市之间创业环境差距较大,但省际之间城市创业环境相差不大;沿海城市的创业环境总体上要优于内陆城市;各个城市创业环境各有其优劣势。为此,提出了优化海峡西岸城市群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1;No.43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旧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比较研究——基于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数据检验

    林斌;冯倩;

    以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统计检验新旧准则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信息对下一年度盈利水平的解释能力,得出我国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会计信息比旧准则下的会计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的结论。

    2012年03期 v.11;No.4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旧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比较研究——基于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数据检验

    林斌;冯倩;

    以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统计检验新旧准则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信息对下一年度盈利水平的解释能力,得出我国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会计信息比旧准则下的会计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的结论。

    2012年03期 v.11;No.4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共管理

  • 城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态度及动因分析——基于南京市9个区的调查

    谭涛;张燕媛;陶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城市老人养老方式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的趋势转变,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为了研究城市老人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和态度,通过对南京市9个区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婚姻状态下的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态度,并重点分析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不同婚姻状态下的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而职业与经济分层、家庭与社会支持以及理念的不同是导致这些差异最为显著的因素。

    2012年03期 v.11;No.43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态度及动因分析——基于南京市9个区的调查

    谭涛;张燕媛;陶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城市老人养老方式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的趋势转变,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为了研究城市老人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和态度,通过对南京市9个区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婚姻状态下的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态度,并重点分析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不同婚姻状态下的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而职业与经济分层、家庭与社会支持以及理念的不同是导致这些差异最为显著的因素。

    2012年03期 v.11;No.43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综合承载水平分析——以江西省景德镇市为例

    罗璇;夏敏;文博;姜翔云;

    从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技术承载力、社会人文承载力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德镇市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经济技术承载力与人文社会承载力低,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较低承载力等级。其原因在于景德镇市水土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缺乏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力资源投入。据此,提出景德镇市应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快经济转型与技术发展和加大人才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1;No.43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综合承载水平分析——以江西省景德镇市为例

    罗璇;夏敏;文博;姜翔云;

    从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技术承载力、社会人文承载力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德镇市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经济技术承载力与人文社会承载力低,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较低承载力等级。其原因在于景德镇市水土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缺乏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力资源投入。据此,提出景德镇市应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快经济转型与技术发展和加大人才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1;No.43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服装行业用地定额指标测算

    李爱新;田克明;

    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土地审批、提高企业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状况,其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也不同。纺织服装制造业是江西省的传统行业,并且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缺乏用地方面的相关标准。以此为例,基于调查的39家服装生产企业用地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测算并确定该行业的用地定额,旨在促进该行业的土地集约利用,为其他工业项目提供参考,建立适用江西省的建设用地标准。

    2012年03期 v.11;No.4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服装行业用地定额指标测算

    李爱新;田克明;

    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土地审批、提高企业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状况,其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也不同。纺织服装制造业是江西省的传统行业,并且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缺乏用地方面的相关标准。以此为例,基于调查的39家服装生产企业用地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测算并确定该行业的用地定额,旨在促进该行业的土地集约利用,为其他工业项目提供参考,建立适用江西省的建设用地标准。

    2012年03期 v.11;No.4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综述

    邹薇;池泽新;

    在梳理学术界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编制的原则与思路、规划模式的多样性、村庄规划以及规划实施进展与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的研究概况。主要观点包括:(1)新农村建设应该依据各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差异加以分类指导,坚持符合实际、体现民意、因地制宜的原则;(2)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综合谋划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3)新农村建设规划应体现农村特色发展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发展模式;(4)产业发展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需要把产业规划和村庄规划结合起来统筹谋划;(5)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民意,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履行合法审批程序,体现科学性和严肃性;(6)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标本兼治、稳步推进,防止"形象工程",避免急躁冒进,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012年03期 v.11;No.43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综述

    邹薇;池泽新;

    在梳理学术界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编制的原则与思路、规划模式的多样性、村庄规划以及规划实施进展与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的研究概况。主要观点包括:(1)新农村建设应该依据各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差异加以分类指导,坚持符合实际、体现民意、因地制宜的原则;(2)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综合谋划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3)新农村建设规划应体现农村特色发展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发展模式;(4)产业发展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需要把产业规划和村庄规划结合起来统筹谋划;(5)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民意,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履行合法审批程序,体现科学性和严肃性;(6)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标本兼治、稳步推进,防止"形象工程",避免急躁冒进,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012年03期 v.11;No.43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品位提升对策

    彭真;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十二五"时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布局中提到,要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区精品线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依托,突出赣鄱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必须顺应潮流,结合鄱阳湖自然资源特色和文化内在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特色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以鄱阳湖生态区独特的自然、人文优势为基础,分析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2012年03期 v.11;No.43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品位提升对策

    彭真;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十二五"时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布局中提到,要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区精品线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依托,突出赣鄱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必须顺应潮流,结合鄱阳湖自然资源特色和文化内在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特色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以鄱阳湖生态区独特的自然、人文优势为基础,分析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2012年03期 v.11;No.43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SM的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结构分析

    张红;

    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是相关部门制定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公园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在2004—2010年几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基础上,采用SSM分析法,解析江西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结构总体变化特征,提出优化其产业经营结构的政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1;No.43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SM的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结构分析

    张红;

    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是相关部门制定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公园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在2004—2010年几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基础上,采用SSM分析法,解析江西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结构总体变化特征,提出优化其产业经营结构的政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1;No.43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社会与法律

  • 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江西省的调研

    傅琼;陈妍;

    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树立文化强国意识,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教育环境,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强化管理制度,提升乡村文化的管理力度;发掘内在价值,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才能使乡村文化得到真正快速地发展。

    2012年03期 v.11;No.43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江西省的调研

    傅琼;陈妍;

    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树立文化强国意识,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教育环境,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强化管理制度,提升乡村文化的管理力度;发掘内在价值,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才能使乡村文化得到真正快速地发展。

    2012年03期 v.11;No.43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

    应吉庆;

    电视新闻评论员正越来越频繁地现身我国各级电视荧屏,但其自身作为权威性"意见领袖"的形象还远未在广大观众心中树立,其公信力还有待提高。具体阐述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意义,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三个方面探讨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做法。

    2012年03期 v.11;No.43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

    应吉庆;

    电视新闻评论员正越来越频繁地现身我国各级电视荧屏,但其自身作为权威性"意见领袖"的形象还远未在广大观众心中树立,其公信力还有待提高。具体阐述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意义,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三个方面探讨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做法。

    2012年03期 v.11;No.43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沈思宇;宋秉斌;

    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司法效率,维护被害人及加害人的切身利益。在对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设想以及刑事和解制度推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2年03期 v.11;No.43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沈思宇;宋秉斌;

    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司法效率,维护被害人及加害人的切身利益。在对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设想以及刑事和解制度推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2年03期 v.11;No.43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高教管理

  • 防范“四种危险”:高校从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抓手——兼论高校党员要自觉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徐兰宾;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针对性强,切中要害,让人警醒。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四种危险",是高校从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高校防范"四种危险"的必要性和关键环节,提出高校防范"四种危险"的具体措施:防范精神懈怠,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防范能力不足,增强办学治校的能力本领;防范脱离群众,树立尊师爱生的公仆情怀;防范消极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012年03期 v.11;No.43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防范“四种危险”:高校从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抓手——兼论高校党员要自觉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徐兰宾;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针对性强,切中要害,让人警醒。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四种危险",是高校从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高校防范"四种危险"的必要性和关键环节,提出高校防范"四种危险"的具体措施:防范精神懈怠,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防范能力不足,增强办学治校的能力本领;防范脱离群众,树立尊师爱生的公仆情怀;防范消极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012年03期 v.11;No.43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创新大学办学理念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袁芳;惠新宇;

    大学理念作为大学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既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大学办出高水平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源泉。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必须紧紧扣住时代脉搏,在传承历史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为基础,以把握特色为关键、以"经世致用"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进而凝炼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大学理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路。

    2012年03期 v.11;No.43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创新大学办学理念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袁芳;惠新宇;

    大学理念作为大学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既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大学办出高水平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源泉。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必须紧紧扣住时代脉搏,在传承历史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为基础,以把握特色为关键、以"经世致用"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进而凝炼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大学理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路。

    2012年03期 v.11;No.43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