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雅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迅猛向前推进,其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平衡发展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指引和校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建设的行动,它们共同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2008年03期 No.2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维奇;石子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农村文化建设落后、文化产业不发达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现状入手,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农村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2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立芳;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主要依据在于国内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四个方面。
2008年03期 No.2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飞平;李华;张绿水;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促进。要抓住当前契机,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分析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发展江西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2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翁伯琦;陈奇榕;王义祥;
阐述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内在联系,提出现代生态农业是发展乡村循环经济的基础,同时分析现代生态农业的不同技术模式与综合效益,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相关技术对策。
2008年03期 No.27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肖元安;
当今世界各国在实施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农产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矛盾,存在生态、资源、产品安全与经济效益难以统一的矛盾。我国的绿色食品工作者,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实施现代农业的利弊,在总结十多年来发展绿色食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绿色农业这个崭新的理念。这是一种内涵丰富、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农业模式,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2008年03期 No.27 27-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剑锋;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以农林废弃物和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的生物质为原料,进行生物质能和生物基产品生产的一门新兴产业,是一种从原料到产品均非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出现,为农民开辟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全球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2008年粮食价格的暴涨,这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重新审视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的问题。
2008年03期 No.2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兵;程磊;
面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其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世界范围内严重的面源污染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对农业生产、水资源、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流域水文特征影响尤甚。农业活动是面源污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全球面源污染,讨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解决措施。
2008年03期 No.27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0 ] - 吴朝阳;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到江西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到江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江西农产品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运用TC、RCA、MS和RRCA四大指数对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阻碍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27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江虹;马冰;
入世至今,我国农产品贸易多元化发展,进出口额度屡创新高,但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且短期内不会转顺,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受到很大冲击。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从而因地制宜的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尤其从法律层面寻求措施以解决关税高峰、突破技术性壁垒、完善国内支持等,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良性和快速发展。
2008年03期 No.2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玲;杨成乐;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基本思路:一是稳定农民家庭经营组织,二是积极创新农民家庭经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不仅是制度自身功能的优化,而且要求相关制度的动态平衡,需要完善宏观的制度环境建设、构建合理的微观组织结构、推进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社会系统保障工程。
2008年03期 No.2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乐新贵;朱述斌;王新娟;
基于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失衡的事实,一是农村一般劳动力总量供给大于需求,而农村技术性劳动力供给难以满足非农产业需求;二是农村优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而导致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村人力资源不足矛盾。通过经济学的一般逻辑分析方法,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指出在劳动力预期收益和政府城镇化行为偏好的制度安排下,会产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村一般劳动力市场失衡现象,同时,大量优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而产生对现代农业建设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失衡的主要技术和制度因素。
2008年03期 No.2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兰媛;张钧;祝小平;翁贞林;
对江西省粮食主产区8个地级市26县32乡(镇)1058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样本农户的稻作经营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村域特征、农户户主及家庭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及其它行为控制认知特征。在具体分析调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激励江西农户发展水稻生产的若干政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27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晏刚;熊娜;朱述斌;
在综合评价方法中,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评价企业竞争力,还可以了解各个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薄弱环节,为企业决策和改进提供依据。在采用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1家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样本,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变现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4个反映公司经营绩效的公共因子,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及其因子值对农业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盈利能力对企业业绩评价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得出农业龙头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排名。
2008年03期 No.2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光春;罗天裕;廖为明;
通过分析研究现代林业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当代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从理论上阐明了现代林业的定义、特征;通过客观分析赣南林业发展现状、趋势,研究探讨赣南现代林业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现代林业建设的框架体系、发展模式和对策措施。
2008年03期 No.2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肖元真;朱振江;宋利华;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快速发展的阳光产业、创新商务模式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力求现代服务业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成就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前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研究、供政府、研究、企业和市场相关人士参考。
2008年03期 No.27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道和;池泽新;张海涛;
通过对江西省茶叶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包括效率、规模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市场上,江西省茶叶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但存在一定的波动;在国内市场上,江西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单产效率不高,规模优势不明显,处于相对比较劣势的地位。
2008年03期 No.2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晏磊;秦著红;余玉荣;
江西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培育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在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目标,有必要对江西产业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从而确立江西产业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江西产业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打造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为此,应选择适合江西实际的一批重点产业,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特殊的政策重点扶持,形成产业新优势,为江西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08年03期 No.27 80-8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征华;李婵;
江西省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江西省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江西中小企业却面临着发展"瓶颈"——融资难,这一直困扰着江西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般原因及不对称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8年03期 No.2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夏侯珺;
在最优货币区内实行货币一体化(即货币统一)需具备一些条件,依据最优货币区基本理论,从贸易相互依存和经济开放程度、劳动力流动性、宏观经济趋同和波动三个方面,讨论拉美地区实行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当前拉美货币一体化进程表现出两种倾向,即美元化和创建独立自主的货币金融体系。
2008年03期 No.27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兆芳;何文;
随着我国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迅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每年引进的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也引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人民币有效汇率,FDI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显著。引用我国从1985年~2006年以来的数据,通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2008年03期 No.2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丽刚;时玉柱;
红色旅游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推进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红色旅游纪念地、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传统和道德,正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红色旅游以其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群众的形式,为新时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
2008年03期 No.27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美岚;黎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纵观近现代中国,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叩问,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创性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一道路(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历史是理论上不断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历史,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2008年03期 No.2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雪萍;易启洪;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现代生活中的逐渐渗透,我们不得不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对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的猛烈冲击。就人们所关注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生物技术如人工生殖、器官移植及转基因技术展开伦理学的初步探讨,且对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伦理学的关系提出一些观点。
2008年03期 No.27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唐宇;彭桂汤;林莉;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组织任职,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大学生村官的推拉力和优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2008年03期 No.27 106-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邹晓娟;周晓兰;康小兰;
留守儿童教育代管组织是一种市场化运作并获取一定利润的组织,具有外部效应。分析它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政府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建立市场准入标准、颁布契约性条例、加强监管、提供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手段,负起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代管组织存在问题的责任。
2008年03期 No.27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云燕;李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协调和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搞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相应的措施,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推动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协调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008年03期 No.2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兰宾;
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纪委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纪委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明确目标思路,勇于探索实践;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2008年03期 No.27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叶国通;
从透析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内涵阐述其内容与形式、目标与功能的一致性;从透析校园文化功能阐述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从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视野论述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全面论述建设校园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8年03期 No.27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贺一松;
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义深远。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要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二种对象,三大载体"。
2008年03期 No.27 125-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细根;郑志红;蔡海生;
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对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深刻分析当前在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明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遵循廉政文化建设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2008年03期 No.27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魏毅;
坚持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高等农业教育,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以"农林"为主的的学科布局、形成独具农林优势的的办学特色、确立面向地方"三农"的服务定位、拥有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坚持改革与创新,走符合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实际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
2008年03期 No.27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红英;
全球化背景下,加速中国社区教育的地方化发展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是: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尊重社区教育地方化的科学知识;立足区域社区教育的客观实际,利用地方资源提升社区教育效能;采取中西结合的知识建构途径,实现社区教育地方化的持续创新。
2008年03期 No.27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红;章蓉;
创新型研究生是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较高的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大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在分析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和规范研究生的过程管理等角度,阐述了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途径。
2008年03期 No.27 141-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曾红权;彭齐东;
研究生就业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就业工作理念滞后,思维模式简单,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这些已成为了新形势下培养单位开展研究生就业工作严重阻碍。能否做好新形势下的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检验研究生培养单位工作是否有成绩、出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责权利分配、职业规划和就业信息聚群四个方面指出新形势下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就业工作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创新工作。
2008年03期 No.27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文英;黄睿;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强化素质教育,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力求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
2008年03期 No.27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峰;邱隆云;李明;
当前,随着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群体多样性显现以及90后学生逐渐进入高校等等新情况的出现,给党建带团建工作及团建工作本身提出新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面临新的挑战。从分析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力求为做好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作一些有益探索。
2008年03期 No.27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