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449320

理论经济与财政金融

  • 正外部性激励优化的经济分析

    王万山;谢六英;

    通过经济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法,首先对正外部性激励的成本-收益进行定性的经济分析,然后求解正外部性激励的经济原理、手段及优化的途径,以求提高正外部性产品的供给水平与供给效率。

    2007年02期 No.2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家族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的修正研究

    邓力文;

    通过波特和劳勒的外在和内在奖酬激励理论对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修正,旨在进一步合理化,完善家族企业与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合同,为家族企业找到解决家族困境问题的办法提供新的思路。不仅将外在报酬激励因素带入模型,而且尝试将波特和劳勒激励理论中的内在报酬激励因素纳入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中加以研究,通过对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和修正,得出强化内在奖酬激励因素能有效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2007年02期 No.2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黄新建;邱文文;

    通过对江西公共财政建设的现状分析,发现江西公共财政建设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即:财政缺位、越位问题还没有彻底地得到解决;公共财政建设的法治水平不高;面临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加速江西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四个对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财政;健全政府公共收支体系;公平共嬴地进行公共财政建设。

    2007年02期 No.22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黄文涛;胡丹;

    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全面开放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以部分商业银行为例,以盈利能力、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能力为指标对中资、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分析,找到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差距,并从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和进行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策略。

    2007年02期 No.2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管理理论与应用

  •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陈晓春;贺菊花;卜小燕;

    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成为必然,而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简要分析了当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强,社会影响力不够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问责机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引入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以及处理好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增强其社会公信力。

    2007年02期 No.2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因素理论在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陈美球;邓爱珍;林建平;

    双因素理论作为诸多激励理论中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土地行政管理中,从而激励公职人员,提高土地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分析双因素理论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土地行政管理的特征,阐述了双因素理论在土地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在达到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土地行政公务员的个人目标。

    2007年02期 No.2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用EMA进行环境成本计量与管理探析

    杭建民;宋叶;

    用EMA可以更有效、更全面的计量环境成本。在重新定义环境成本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有关内容:首先是大概流程,包括投入产出分析、物料流动评估和成本分析等;然后是有关细节包括参加人员、遵循原则;最后介绍了对其计算有很大意义的作业成本法。

    2007年02期 No.2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技术创新三维激励机制研究

    施蕾;赵梅;

    针对技术创新的非自觉性、不确定性以及收益的非独占性,依据技术与创新的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特点,从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和参与创新企业人员结构三个维度建立起全方位的企业三维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2007年02期 No.22 28-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

    刘宇;

    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基本准则,限于各种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的不同,它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其基础上制定出适用小规模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从会计科目、要素核算、核算方法及财务处理、期末计价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五个方面探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差异。

    2007年02期 No.2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与农业经济

  • 环鄱阳湖经济圈的发展研究

    熊智伟;

    “十一五”期间是江西经济发展重要的历史时期,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对未来江西的发展至关重要。提出杠铃经济发展模式,以北部的环鄱阳湖经济圈和南部以赣州为中心的县域经济区为发展重点,通过两极的增长拉动江西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就如何发展环鄱阳湖经济圈提出了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欠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的路径思考——以江西为例

    许世建;赵庆;何文;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进程、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江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江西省“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的新跨越,强化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007年02期 No.2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江西省赣州市政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邓建宇;刘志鹏;赵小敏;

    总结了赣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从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赣州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即或规范城发集团代建行为,或构建常设性代建机构、建立项目决策及后评价体系等。

    2007年02期 No.2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思路及其对策

    赵维清;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思路,内容包括主要形式和适用范围、主要环节、政府监管与政策扶持等方面,并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了推进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2007年02期 No.2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完善江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龚靓;

    通过对江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现状分析,针对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补偿范围比较狭窄和补偿资金投入不足,补偿标准低,补偿资金运作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按森林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合理布局补偿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补偿资金来源;规范运作补偿资金,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等。

    2007年02期 No.22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西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魏金莲;周开洪;李春根;

    根据江西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江西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都市农业的规划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提高都市农业的组织程度,为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保障;提高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都市农业的技术含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2007年02期 No.2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结构方程模型在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中的运用

    叶震;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验证了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并且得出城市化水平、文化程度及乡镇企业规模对各地区劳动力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从而间接的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007年02期 No.2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封丘县粮食产量波动性与关联因素分析

    孙玉杰;徐梦洁;刘勤;张立杰;

    首先采用Spearm an秩相关系数对封丘县近12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加以分析,然后计算封丘县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封丘县的粮食生产在近年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增长趋势;粮食单产、化肥使用量、播种面积等是影响封丘县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减少封丘县粮食生产波动性,实现粮食生产稳步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2007年02期 No.22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哈尼梯田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陈晓慧;王李鸿;何兰兰;

    粮食是人民生存之本、经济发展之柱。元阳县哈尼梯田作为世界级遗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其主要的稻作粮食安全生产问题也不容忽视。选取耕地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劳动力和耕作半径4个影响因素,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02期 No.2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新农村建设

  • 发掘传承优秀的江西民俗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黎瑛;万文斌;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江西优秀的民俗文化入手,从四个方面分析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2007年02期 No.2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乐亚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高文宇;

    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可从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进行农村制度创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02期 No.2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成因浅析

    王维;朱强;

    农民工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却在乡村和城市走向边缘化,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性障碍、经济因素、组织性障碍、农民工意识薄弱等。要真正实现农民工平等的政治参与,就必须加快法制进程,消除制度阻隔,强化宏观调控,倡导人文关怀,拓宽参与渠道,提升主体素质。

    2007年02期 No.2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村落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

    刘瑞娟;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村落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背景和现实基础,它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具有双重作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重视村落文化的作用,以先进的文化引导村落文化,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从而促进乡风文明发展。

    2007年02期 No.2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内涵、障碍及对策

    谭国良;何伟;

    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应包括农村生产经营、公共服务、政务管理、生活消费四个方面的信息化;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缺乏开发整合、农民科技意识不高、信息意识淡薄、信息使用成本高及需求乏力等主要障碍,为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提出了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创新投资方式、加强网络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使用能力等对策。

    2007年02期 No.22 86-8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魏茂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贯穿了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02期 No.2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论幸福及实现幸福的途径

    向晶;

    阐述了幸福的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三个基本特点,指出幸福情感作为人所独有的积极情感,不仅是感性的,也是深蕴理性内涵的;不仅是内心感受的,也具有伦理价值的。只有这一幸福感产生并积淀于个体精神世界之中,只有这一幸福感出现并存在教育过程之中,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才能演绎出幸福的人生。

    2007年02期 No.2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景观生态学

  • 南昌市景观生态建设探讨

    陈飞平;李华;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在分析城市景观生态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南昌市景观生态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南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滨水景观概念规划探讨——以十里河-濂溪河滨水景观概念规划为例

    陈宇;吴霜;季湘荣;

    九江市十里河-濂溪河滨水景观概念规划定位为展现九江当地民俗风情的历史文化长廊及城市休闲活动载体。规划以尊重生态、历史为原则,以实现景观的特色性、亲水性、共享性为理念,打造符合九江城市特色的滨水区域。

    2007年02期 No.22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成长的河川——广州市天河区深涌综合整治工程中生态水系规划

    刘飞;

    深涌流域作为广州城市发展大战略“南航道北部阳光都市”的重要区域,深涌的现状已不能满足自然、生态、经济、文化、景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要求。设计认识到四种影响力作为设计概念的基础:有形的景观流和都市流,以及无形的人文流和生态流。通过综合整治赋予河流新的生命,使其本身开始了自己新的发展轨迹,并最终成为人、城、河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市中心区生态文明亮丽风景线,在此仅以生态水系规划作一探讨。

    2007年02期 No.22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汉语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

    许菊;

    汉语动结合成词由词核V1及其结果补语V2构成,表述动作的结果。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充分保留了自由语素V1的论元结构信息,但是能否反映V2的论元结构全貌依V2的词化程度而定。表述型、方位型以及大部分成就型结果补语V2都是词化程度较低的自由语素,在合成新词时语义不变,因此它们的论元结构与V1的论元结构一起完好无损地再现在合成动词的论元结构中;小部分成就型结果补语V2为词化程度较高的黏着根语素,在合成动结结构时语义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有论元的语义角色会部分流失,这时的动结合成词的论元结构不能真实地再现V2的论元结构信息。

    2007年02期 No.2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

    晏小琴;姜雄鹰;

    近年来,元认知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步应用于外语的教学活动中。阐述元认知理论结构框架,梳理元认知理论在二语阅读、听力、写作等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不足,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元认知培训和评估的作用和方法,指出元认知研究在理论构架、定义和特点、评测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2007年02期 No.22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词汇的文化内涵看英汉文化的差异

    尹雅丽;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学习者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或语用上的失误。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这种文化内涵现象,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07年02期 No.22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初探

    饶玲;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而且更是商务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实训教学,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围绕职业院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以能力为本,注意基础训练,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教改指导思想,以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多年进行商务英语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的实践来探索一条商务英语教学的新路。

    2007年02期 No.2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高教理论与应用

  • 中法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比较及借鉴

    赵丽芬;郭军海;谢元态;

    高等学校经费来源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基本趋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法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上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通过对中、法、美三国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比较分析,探究其经费来源的差异,为我国高等学校经费筹措提供借鉴,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地方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周红燕;彭齐东;曾红权;

    以当前地方农林高校硕士生生源状况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地方农林高校硕士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学科专业间不平衡等问题,从国家政策、地理位置、学科专业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提高生源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对推进大学生党员主体性教育的几点思考

    傅修楠;江潮炳;

    推进大学生党员主体性教育必须确立和强化大学生党员主体性的教育理念,突出被教育对象的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开展分层次、分阶段教育,必须创新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实践教育,并通过推进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来增强大学生党员主体性教育的效果。

    2007年02期 No.22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

    王志发;朱晓东;敖四江;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和先进分子,是党的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搞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结合高校实际,对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意义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机制、管理机制、联系群众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勤工助学功能分析及实效性工作思路探讨

    朱晓东;张永红;敖四江;

    高校勤工助学即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乏问题的切实保障。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功能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高校勤工助学实效性的工作思路。

    2007年02期 No.22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旅游运筹学开设的可行性研究

    刘啸;文谨;刘亚玲;

    旅游被看作是边缘学科,因为它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或基本原理作为支撑。因而旅游教学中课程的设置也没有明确的主线;旅游规划千篇一律,可操作性差。运筹学以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可以在旅游业中得到应用,它可以应用到旅游很多领域:景区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旅行社产品组合优化;它还可以探讨旅游消费的最小化问题和游客满意度等等。在旅游学中引入运筹学,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

    2007年02期 No.22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生物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邹玉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优秀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的实验室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实验技术人员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简单分析生物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的生物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提出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实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张国栋;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入手,提出将实验方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初步设想,论述实验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主要做法。

    2007年02期 No.22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长效激励机制探析

    赵刚;朱红根;刘小春;

    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和不可或缺的途径。在对高校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长效机制的一些对策建议。

    2007年02期 No.2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李洋;

    通过对我国的民间美术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简单分析,强调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和学习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美术之精华,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风格。

    2007年02期 No.22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文学评论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