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洪友2002年01期 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强
对江西省 2 0 0 2年的各项科技工作作了全面阐述。一是加大实施五个重大科技专项和三项基本建设力度 ,努力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优势、重点领域经济竞争力 ;二是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 ,积极应对入世挑战 ;三是实施大开放主战略 ,进一步构筑对内对外开放平台 ;四是实施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全面推进科技体制创新 ;五是实施大科技战略 ,形成科技工作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实施“两个转变” ,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等
200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邬思源
党的“二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启示我们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正确处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 ;必须脚踏实地地实践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辉群,姜伟
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是站在新世纪的高度 ,对传统治国理论的扬弃和现实社会的紧密结合而得出的真理性命题。“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中外历史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 ,符合中国民族特殊心理的国情而提出来的 ,并与传统和外国德治有本质区别 ;“以德治国”思想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必然论断 ,也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要的客观需要。
2002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池泽新
从分析农业生产力的特殊性入手 ,阐明农业生产力是由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所构成 ,并从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角度 ,深入地论述了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内在联系规律是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规律
2002年0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国勤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拥有 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 ,入世后 ,农业如何实现和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新世纪全国上下亟待研究回答的问题。本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2002年0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翁贞林,谢元态
通过对江西农民收入与农业投资的相关性研究 ,认为它们之间有极大的相关性 ,同时认为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关键因素是农村资金严重不足。结合江西实际情况 ,作者提出了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民收入的两点对策 ,即 :调整和完善财政金融政策 ,减少农村资金流失 ;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利用外部资金
2002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缉川,高云,和丕禅
通过对比分析江西农户分散与有组织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变化 ,指出了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存在的必然性 ,并在客观评价各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的基础上 ,提出了其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2002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美球
通过对加入WTO后对我国整体经济运行环境变化和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 ,认为WTO的加入 ,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特别是会迅速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并进一步探讨了城镇化进程适应WTO的对策 ,提出了包括逐步放开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增强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完善小城镇管理体制、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保证人口与土地的同步转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2002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海生,赵小敏
综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沿革及现行土地制度 ,讨论现行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 ,总结和探讨农村土地制度在“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市场化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与创新。
2002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林孝丽
加入WTO ,对农村消费市场产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农村消费市场有了新的作用、呈现出新的特点。要发展农村消费市场 ,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力、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运行机制、培育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健全规范农村消费市场的法律法规、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环境等等
2002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封玫,谢元态,邵宗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1% ,养老是农村劳动者乃至全体国民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 ,欠发达地区养老保障制度极不完善。因此 ,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针对经济体制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探讨加快建立我国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2002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木枝,黄清花
中国总人口的 70 %是农村人口 ,搞好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很有必要。但我国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较多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不断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2002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红根
当前 ,在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 ,农民收入增长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不仅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对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农民增收途径进行探讨
2002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国灿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 ,虽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民营企业如何在新的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系统地分析了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 ,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
2002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范昆
高新科技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的私营科技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 ,它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困难。当前 ,必须研究私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必须积极制定各种有效的发展对策 ,这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私营科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2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至发,陈昭玖,傅小鹏
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美、日、德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三国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及其共同性和差异性 ,进而分析了中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和扶持的根源 ;探讨了美、日、德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认为 ,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作用和中小企业内在的弱点 ,我国政府应该根据我国国情 ,借鉴美、日、德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成功经验 ,在立法保护、组织管理、财政和金融支持、技术创新援助等方面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2002年0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峰,陶晔,伊宏堪,王兴华
加强科技管理与创新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施行研究主体和产业实体并存发展 ,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 ,合理配置农业科技生产要素 ,完善以质效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建立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的农业科技管理新机制 ,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002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芸
通过对H股市场的统计分析 ,认为H股可投资性很强。影响H股定价的主要因素是其行业特性和H股在香港股市中的地位 ,总体定价有向港股平均市盈率靠拢趋势。H股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经营环境在不断的改善 ,H股对国际和国内投资者都很有吸引力 ,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但其股价波动剧烈 ,内地投资者不应当总是套用国内股市的游戏规则参与H股投资。
2002年01期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伟明,刘郁礼
加入WTO后 ,中国保险市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中外保险市场进行主动连接 ,中国保险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它的发生与发展是客观必然
2002年01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睿,金永忠
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共同探讨的主题 ,在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者教育的矛盾与冲突中 ,如何使两者相互沟通是需要教育理论界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从哲学视野中探讨了科学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互沟通问题 ,为促进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现实意义
2002年01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兴发
介绍、评述姚品文先生新著《宁王朱权》。宁王朱权是一位带传奇色彩、值得一写的历史人物。该书对与朱权相关联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梳理 ,在各个历史背景中 ,勾勒朱权一生 ,是较完整的朱权在文化诸多方面的贡献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席之地。书中把朱权所有著作一一著录 ,写出提要 ,有目录学方面的价值 ,也是前人未能做到的。作者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终成此书 ,是新的研究成果
2002年01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吕洪涛,周利平
《管子》的领导科学强调领导者以树立权威为基础 ,以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来治理国家 ,采取集权式的领导方式和注重领导的艺术性 ,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社会目标
2002年01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明,陈文新,杨欢,彭小波,程呈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和潮流 ,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是当前高校的战略任务和重要使命。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阐述了创新素质培养的内涵 ,认为课外创新活动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补充 ;同时提出了课外创新活动的模式 ,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构建了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支撑体系。
2002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祖吉
在阐述学生教育管理与高校学风建设、人才培养三者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创建优良学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强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在创建优良学风、促进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是学生教育管理核心内容的新观点 ,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2002年0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欧阳庆华,胡琪,颜玄洲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市场模式的形成 ,给高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从分析就业市场变化特点着手 ,阐述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 ,大学生应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 ;作为高校则应加强教育 ,正确引导 ,帮助大学生提高能力素质 ,为大学生的就业铺平道路
2002年0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谈红,宋秉斌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 ,对该群体进行深入探折 ,认清其本质 ,对于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揭示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六个特点 ,分析了其存在的诸种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论述了其不容忽视的五种作用 ,并着重提出了五项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的对策
2002年0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付文杰,康涛
我国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 ,对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人才流失影响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人才流失影响了整个国家科技素质的提高 ;人才流失造成我国有限的教育投资浪费。而产生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 :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的影响 ;收入差距的影响 ;工作环境的影响 ;用人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宣传教育工作欠缺的影响。吸引人才回流 ,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 ,具体对策是 :继续制定和完善吸引人才回国服务的优惠政策 ;提高回国人才的生活待遇 ;增加投入 ,改善回国人才的工作条件 ;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用民族感情打动外流人才的心
2002年01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宣裕方,邓一飞,马小辉
目前 ,许多高校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为此深化改革 ,尽快建立岗位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和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分配机制 ,激发学校自身办学活动和发展动力。
2002年0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