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网络问政研究Inquiry after Politics through the Interne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刘志辉
摘要(Abstract):
网络问政是公民问事、问责于政府和政府问计于人民的有机统一,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互联网政治而兴起的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新形式。对网络问政兴起的原因进行追溯从而提出网络问政发展历程新论——问政酝酿阶段、启动和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成熟的网络问政不是一个单纯的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平台,而是一个系统。在此基础上找出推进网络问政持续发展的路径:一是继续推动社会转型与行政发展;二是网络问政系统自身的构建。
关键词(KeyWords): 网络问政;电子政府;网络社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志辉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3.03.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5):161-162.
- [2]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J].前沿,2010(17):16-20.
- [3]李贵成.网络问政:开启民生的新钥匙[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64.
- [4]杨宪福.网络问政的发展状况与应对措施[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78-81.
- [5]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 [6]王水兴.网络问政:本质、意义及实现途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0(2):39-43.
- [7]楼培敏.电子政府:网络时代的政府重塑[J].改革,2003(2):78-92.
- [8]沈亚平.行政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8):314.
- [9]张创新.公共管理学前沿探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121.
- [10]王文科.网络问政:民意的舆论诉求与政府的规制供给[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2):5-10.
- [11]陆和建.基于网络问政的政府重大事件决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 [12]郭芙蓉.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J].中国青年研究,2010(9):59-63.
- [13]周菁.与民意面对面——网络问政新方向[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 [14]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5):161-162.
- [15]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J].前沿,2010(17):16-20.
- [16]沈亚平,舒博.当代中国行政发展: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07-114.
- [17]孟庆国.网络问政的意涵、形式与特征[J].电子政务,2011(9):12-14.
- [18]陈家喜.网络问政:模式与方向[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