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性别的视角An Empirical Study on Impact of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on Rural Residents' Lifestyle:Based on Gender Perspective
雷咸胜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山东省即墨市D村进行调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将生活方式操作化为可测量的6项指标,计算新农保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值。结果发现:总体上,新农保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一般,但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对女性群体的影响要大于对男性群体的影响,而且新农保对女性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意识层面,对男性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从生活方式的6项指标来看,在养老观念、生育观念和农民对政府态度方面,新农保对女性群体的影响要大于对男性群体的影响;在代际关系、储蓄与消费和收入方面,新农保对男性群体的影响要大于对女性群体的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性别视角;新农保;生活方式;影响结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SH060);; 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2017000300)
作者(Author): 雷咸胜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0.01.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岳爱,杨矗,常芳,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3(8):101-108.
- [2]沈毅,穆怀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乘数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2013(4):32-36.
- [3]杨宏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中国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人文杂志,2014(4):117-122.
- [4]张芳芳,陈习定,林学宏,等.“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调查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8):17-24,110.
- [5]范辰辰,李文.“新农保”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以山东省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55-65,130.
- [6]黄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高龄农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2011-2013年CHARLS数据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6):84-92.
- [7]赵青,李珍.基本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基于CHARLS数据的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J].财政研究,2018(3):87-98.
- [8]薛惠元,曹立前.农户视角下的“新农保”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05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保险研究,2012(6):119-127.
- [9]马光荣,周广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49(11):116-129.
- [10]杨政怡.刺激还是抑制:新农保参保行为与家庭赡养行为关系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175-180.
- [11]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减贫效应评估--基于对广西和湖北的抽样调研[J].现代经济探讨,2013(3):11-15.
- [12]贾洪波.“新农保”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一般均衡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4(1):87-100.
- [13]靳卫东,王鹏帆,何丽.“新农保”的养老保障作用: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8,44(11):125-138.
- [14]黄丽,罗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1-9.
- [15]黄宏伟,展进涛,陈超.“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4(2):106-115,128.
- [16]刘亚洲,钟甫宁,王亚楠.新农保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供给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6(5):114-126.
- [17]周云波,曹荣荣.新农保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7(5):95-107.
- [18]解垩.“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及福利的影响[J].财经研究,2015,41(8):39-49.
- [19]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2013,48(8):42-54.
- [20]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J].经济研究,2013,48(8):55-67,160.
- [21]许明,刘长庚,陈华帅.是否参加"新农保"对中国农村老人的影响--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11):12-24.
- [22]冷熙媛,张莉琴.“新农保”对传统合住模式的冲击效应[J].人口研究,2018,42(4):66-77.
- [23]谭银清,陈益芳.新农保减少了来自子女的代际支付吗?--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6(7):86-92.
- [24]王志刚,周永刚,朱艺云.“养儿防老”与“新农保”:替代还是互补--基于福建省厦门、漳州和龙岩三市的问卷调查[J].中国经济问题,2013(6):20-27.
- [25]王芳,李锐.“新农保”对“家庭养老”替代性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6(12):114-123.
- [26]刘冰,赵子乐,曾福生.“新农保”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吗?--一个经济学解释[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18-125.
- [27]张文荣.新型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构建--以“新农保”多视角的考察[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 [28]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0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3(3):57-62.
- [29]贺雪峰,郭俊霞.试论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J].社会科学,2012(7):69-78.
- [30]辜胜阻.农村生育观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1986(5):66-71.
- [31]GALE W.The effects of pensions on household wealth:A reevaluation of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706-723.
- [32]HEMMING R,HARVEY R.Occupational pension scheme membership and retirement saving[J].Economic Journal,1983,93(369):128-144.
- [33]STEVEN F V,DAVID A W.Aging and the income value of housing equi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1,44(3):371-395.
- [34]MARTIN F.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5):90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