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准市民”收入增长模式的转变研究——以农民工为例Analysis of Transform on the Income Growth Patterns of “Quasi-Citizen” Based on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Peasant-Workers
彭清华,蔡秀玲
摘要(Abstract):
促进"准市民"包容性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基于人的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收入—地位"模型来论证收入增长模式的包容性内涵。结果表明,因收入结构优化程度低、职业转化能力低的双重制约,现阶段农民工的收入增长模式不具有包容性内涵。在"收入—地位"关系曲线的城乡二元性强化的背景下,农民工应转变收入增长模式,使收入增量达到地位维持或地位提升的收入要求,防止因市民化产生的"地位落差"。
关键词(KeyWords): 收入增长模式;“准市民”;包容性发展;农民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90002)
作者(Author): 彭清华,蔡秀玲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3.04.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6):113-122.
- [2]唐根年,徐维祥.中国农民市民化经济门槛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地理,2006(1):118-121.
- [3]朱宇.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J].人口研究,2004(5):52-59.
- [4]刘召勇,张广宇,冯先志.农民收入增长模式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1(43):13-19.
- [5]杨维,王海,许振珉.天津市“十二五”期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模式研究[J].求知,2011(12):35-36.
- [6]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5-104.
- [7]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6):41-50.
- [8]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28-34.
- [9]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5-12.
- [10]黄祖辉.包容性发展与中国转型[J].人民论坛,2011(12):60-61.
- [11]吴建新,刘德学.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产经评论,2012(7):135-144.
- [12]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中国社会科学,2012(7):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