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构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uilding
宋一
摘要(Abstract):
从构成看,生态文明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本是生态文明建构的方向,和谐是生态文明建构的实质,发展是生态文明建构的根本。面向生态文明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出整合效应,也需要突出创新效应。当前,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力弘扬和谐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文明;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6JJD710002)
作者(Author): 宋一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08.01.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123.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109.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97.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35.
- [8]陈华兴,李明华.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及其超越[J].新华文摘,1998(3).
- [9]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8.
- [10]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董云虎,李云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35.
- [1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81.
-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 [1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9.
-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4.
-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 [16]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 [17]吴兰丽,田宏伟.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