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以新内生式发展论为视角The Rural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 System Reform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Study From Neo-Endogenetic Development Theory Perspective
肖盼晴;姚玉凤;
摘要(Abstract):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着农户利益、农业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势必会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调研,采用新内生式发展论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股权配置的封闭性特点与集体产权交易的开放化趋势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股权配置的封闭性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内因,主要体现在成员资格固化、股权内部流转和权能拓展欠缺等方面。股权固化会加剧劳动力资源的流失;股权内部转让致使农业发展缺乏生产要素支撑;权能拓展不完善导致土地的低效利用。产权交易的开放化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外因,产权交易的开放性引入外来资本,允许企业短期经营,二者共同导致资本化、规模化生产。在此过程中,内生式发展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和发展目标偏失两大困境,不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据此,建议充分利用农村内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同时重视防范外部资本介入的风险,以减少农村内部资源与外来资本之间的张力,从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KeyWords): 股权配置;产权交易;新内生式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810015、18BZZ105)
作者(Authors): 肖盼晴;姚玉凤;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2.05.5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冬亮.农民与土地渐行渐远——土地流转与“三权分置”制度实践[J].中国社会学,2020(7):123-144,207.
- [2]HILDE B,KARLHEINZ K. Rethinking the links between farm modernisation,rural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8(59):194-196.
- [3]闵桂林,祝爱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权障碍探微[J].求实,2008(12):92-94.
- [4]桂华.产权秩序与农村基层治理:类型与比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治分析[J].开放时代,2019(2):36-52.
- [5]李博阳.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界定的路径方式与治理效应——基于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验区的案例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19(5):593-601.
- [6]陈涛.复合产权的“裂变”: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权力配置效应——以T省三种集体产权改革路径为例[J].农村经济,2021(3):85-92.
- [7]徐冠清,崔占峰.从“政经合一”到“政经分离”: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的一个新逻辑[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5):26-37.
- [8]蒋红军,肖滨.重构乡村治理创新的经济基础——广东农村产权改革的一个理论解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21.
- [9]邓大才.弹性民主:产权改革中的政府干预与村民参与——以三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验区为研究对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2):1-12.
- [10]王慧斌,董江爱.产权与治权关系视角的村民自治演变逻辑——一个资源型村庄的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2):40-45.
- [11]邓大才.利益、制度与有效自治:一种尝试的解释框架——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为研究对象[J].东南学术,2018(6):56-63,248.
- [12]肖盼晴.产权改革背景下农村集体成员权的权利结构与功能实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46-151,190-191.
- [13]黄鹏进.产权秩序转型:农村集体土地纠纷的一个宏观解释[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86-93,162.
- [14]黄增付.资本下乡中的土地产权开放与闭合[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5):26-36.
- [15]方帅.农村产权改革制度安排、社会联结与乡村振兴——基于山东省东平县的实证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6):66-74,124.
- [16]江帆,李崇光,邢美华,等.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实证检验[J].世界农业,2021(3):70-79,107.
- [17]孔祥智,穆娜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以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6(6):1-11.
- [18]韩俊,赵鲲,陈春良,等.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切实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关于江苏、浙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督查[J].农村经营管理,2019(3):18-20.
- [19]徐冠清,崔占峰.从“政经合一”到“政经分离”: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的一个新逻辑[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5):26-37.
- [20]梁春梅,李晓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减贫机制研究[J].理论学刊,2018(4):55-61.
- [21]夏英,张瑞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逻辑、行为特征及改革效能[J].经济纵横,2020(7):59-66.
- [22]闫宇,汪江华,张玉坤.新内生式发展理论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与拓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19-23.
- [23]高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立法抉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9,40(2):37-45,191.
- [24]赵雨,朱建军.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97-201.
- [25]范建国,李平,陈志钢.“生不增、死不减”农地模式能兼顾公平吗——以贵州省调查数据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2(6):36-46.
- [26]张宏胜.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2022(4):83-85.
- [27]蔡弘,黄鹂.谁来种地?——对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的调查与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104-112.
- [28]韩松.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应当界定农民集体所有权类型的本质属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3-72.
- [29]陈泽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股权转让——以浙江省诸暨市L村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16):95-96.
- [30]唐丽霞,张一珂.从股权配置看集体经济组织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基于昆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3):98-104.
- [31]刘同山,陈晓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体目标、阶段进展与后续挑战[J].中州学刊,2020(11):33-39.
- [32]卓娜,柴智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及启示——来自试点典型地区的案例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1):53-60.
- [33]赵燕菁,宋涛.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22(1):41-50,281-282.
- [34]李云新,阮皓雅.资本下乡与乡村精英再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5):117-125.
- [35]黄增付.脱嵌与重嵌:村落秩序中的农业经营及治理[J].中国农村观察,2018(3):51-64.
- [36]武舜臣,刘晨曦.再议规模经营中的粮食安全问题:争议回应与政策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6):80-87.
- [37]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46.
- (1)参见《韩长赋:国务院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http://rdi.cssn.cn/gzsn/202005/t20200519_5130961.shtml。
- (1)现阶段,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单位对股份的退出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即农民行使股份退出权有两种方式:内部转让或本集体赎回,但不得突破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范围。(参见《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问题的若干思考》,http://www.zcggs.moa.gov.cn/zcygggw/202111/t20211126_6383076.htm。)
- (2)参见《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崔红志:赋予农民自主权》,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106/14/t20210614_366395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