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研究:述评与展望Market Construction of Contracted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in China: Review and Expectation
陈美球,李志朋,龚绍林,夏淑芳
摘要(Abstract):
在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的基础上,实行经营权的流转是协调我国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承包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矛盾的必由途径,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而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流转是我国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改革目标与必然选择。从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特征、市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市场化程度测定、市场建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影响、市场建设对策等方面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并对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研究进行展望: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下的经营权产权特征研究是基础;因地制宜地培育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内在机制研究是重点;明确承包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评价测定框架必不可少;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加强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内外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利益是促进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加强案例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探索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是不可缺失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KeyWords): 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评述;展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3004);; 中国科协调研课题(2014SXK);; 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项目
作者(Author): 陈美球,李志朋,龚绍林,夏淑芳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5.01.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藏波,丰雷.201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4年展望——土地市场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4(3):20-27.
- [2]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2003(2):83-91,94.
- [3]游和远,吴次芳.农地流转、禀赋依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2010(3):65-75.
- [4]卢新海,望萌.农用地流转的武汉模式研究——基于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启示[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3):244-251.
- [5]孔祥智,伍振军,张云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征、模式及经验——浙、皖、川三省调研报告[J].江海学刊,2010(2):87-92.
- [6]熊国经,张月水.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创新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6-80.
- [7]杨学成,曾启.试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J].管理世界,1994(4):183-186.
- [8]帅晓林.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化之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0.
- [9]张照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及其方式[J].中国农村经济,2002(2):19-24,32.
- [10]关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3):80-82.
- [11]刘寒梅,刘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定价机制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3(6):28-31.
- [12]安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 [13]冯锋,杜加,高牟.基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7):22-25.
- [14]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6):35-45,154-155.
- [15]张祥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创新[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
- [16]王崇志.宿州市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4):34-36.
- [17]李斌,谢静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11):106.
- [18]伍振军,张云华,孔祥智.交易费用、政府行为和模式比较: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4):175-183,174.
- [19]方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发展,2010(4):76-82.
- [20]邓大才.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几个重大判断[J].学术研究,2009(10):92-97.
- [21]郜亮亮,黄季焜.不同类型流转农地与农户投资的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4):9-17.
- [22]罗光莲,关丽丽,骆东奇,等.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农户行为选择实证分析——基于重庆市34个区县大样本调查数据[J].开发研究,2009(2):66-69.
- [23]蔡博淳.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9):257-260.
- [24]CHEN Mei-qiu,ZHONG Tai-yang,ZHOU Bing-juan.Empirical research on farm households’attitude and behaviour for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ring and it’sinfluencing factorsin China[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0,56(9):409-420.
- [25]侯微.关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60-62.
- [26]罗必良,李尚蒲.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及广东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0(12):22-25.
- [27]陈美球,何维佳,周丙娟,等.耕地流转补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751-755.
- [28]王权典,付坚强.新时期农地流转创新模式与市场运行保障机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6-54.
- [29]段保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0]张月娥.重庆市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评价[D].重庆:西南大学,2011.
- [31]王玲燕,邱道持,钱昱如,等.重庆市忠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26-330.
- [32]张秀生,单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24.
- [33]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和顶层设计[J].改革,2014(5):32-34.
- [34]袁明宝,朱启臻.农地流转实践表达与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成逻辑分析[J].古今农业,2014(1):1-8.
- [35]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38-47.
- [36]陈晓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农业经济问题,2014(1):4-7.
- [37]钱克明,彭廷军.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13(6):4-7.
- [38]李勇,杨卫忠.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参与主体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2):75-80.
- [38]武晓红,宋春光.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培育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完善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法社会学思考[J].开发研究,2012,01:93-96.
- [39]杜明义,赵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机制设计[J].农业经济,2009(1):27-30.
- [40]王平达,韩学平.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选择——以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为基础[J].商业研究,2009(3):165-167.
- [41]刘寒梅,刘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定价机制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3(6):28-31.
- [42]张贤明,杨博.发展成果共享视域下土地流转的约束条件与政府责任[J].湖北社会科学,2014(6):54-60.
- [43]陈彤.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权益分配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32-37.
- [44]李宪宁,李国样.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良乡模式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20.
- [45]周媛媛,金丽馥.农地流转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构建——基于对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的实地考察[J].江苏农业科学,2014(6):453-456.
- [46]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7):66-85,97.
- [47]韩长赋.“三权分置”改革是重大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14-12-22(02).
- [48]刘锐.如何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1):23-27.
- [49]刘守英.农村集体所有制与三权分离改革[J].中国乡村发现,2014(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