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035的乡村建设行动:何谓、为何与何为?——基于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Rural Construction Action Towards 2035:What,Why and How?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entennial Rural Construction Continuum
萧子扬;
摘要(Abstract):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既是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对百年乡村建设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确保我国能够基本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可见,及时运用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对乡村建设行动进行系统剖析,具有高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因而必须重点把握我国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建设行动的百年发展脉络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基本原则、主要路径等内容。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运动;乡村振兴战略;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6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SH007)
作者(Authors): 萧子扬;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1.01.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0-90.
- [2]王春光.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0(10):26-47.
- [3]潘家恩,杜洁.“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盾[J].开放时代,2011(3):70-83.
- [4]王先明.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6.
- [5]王伟强,丁国胜.中国乡村建设实验演变及其特征考察[J].城市规划学刊,2010(2):79-85.
- [6]郭海霞,王景新.中国乡村建设的百年历程及其历史逻辑——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74-80.
- [7]潘家恩,温铁军.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J].开放时代,2016(4):126-145.
- [8]张新文,詹国辉.乡村建设、社会质量与政府角色[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5):1-9.
- [9]任金帅.聚同道于乡野: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1926—1937)[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1-2.
- [10]周雪光.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J].中国社会科学,2019(1):90-100.
-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8-19.
- [12]朱启臻.关于乡村建设行动的几点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20(22):22-23.
- [13]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8(3):110-117.
- [14]萧子扬,黄超.新乡贤:后乡土中国农村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知觉表征[J].农业经济,2018(1):74-76.
- [15]叶敬忠.“三农问题”:被夸大的学术概念及其局限[J].东南学术,2018(5):112-123.
- [16]申端锋.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J].学习与探索,2019(11):53-65.
- [17]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1(2):86-101.
- [18]党国英,吴文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248-249.
- [19]孙莹,张尚武.作为治理过程的乡村建设:政策供给与村庄响应[J].城市规划学刊,2019(6):114-119.
- [20]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3-45.
- [21]王春光.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J].社会发展研究,2018,5(1):31-40.
- [22]萧子扬.兴边富民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及有机衔接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0(2):129-138.
- [23]麻国庆.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J].旅游学刊,2019,34(6):10-11.
- [24]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4-69.
- [25]萧子扬.“治贫术”:重访民国时期柯象峰的贫困治理思想——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4):136-148.
- [26]吴业苗.农村社区服务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从乡村建设运动到新农村建设[J].人文杂志,2015(12):102-110
- [27]萧子扬.农村社会保障社区化:2020“后脱贫时代”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20(3):110-116.
- [28]廖彩荣,郭如良,尹琴,等.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2):273-282.
- [2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20-221.
- [30]萧子扬,刘清斌,桑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2):2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