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视角分析Constructing Measure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system-based Angle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姜广举,林国标,史晓平
摘要(Abstract):
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功能的系统。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自组织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动力学过程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导致生态危机,这些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不相符的;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与发展,才能增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建设好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伦理教育,转变消费观念,改变发展模式,建设环境法制,这样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关键词(KeyWords): 耗散结构;开放性;自组织;生态系统;非平衡性;生态文明;非线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0湖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2010C0117)
作者(Author): 姜广举,林国标,史晓平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1.03.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环境保护,2008(6):4-6.
-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2007-10-18.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0.
- [4]宋新章.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采伐林隙幼苗更新特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3):504-509.
- [5]杨清培.毛竹林物种多样性对集约经营的响应模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63-67.
- [6]张彦虎,靳乐山.西北内陆干旱区环境与贫困关系个案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8-13.
- [7]杨宏伟.黄河下游含溴水库水臭氧消耗与溴酸盐生成[J].清华大学学报,2010,9:1400.
- [8]林惠花.基于GIS和USLE的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0183-0188.
- [9]余敏江.生态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1(1):75-81.
- [10]蔡守秋.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对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83-86.
- [11]钱璞.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
- [12]李慧明.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11:55-58.
- [13]余敏江.生态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1(1):75-81.
- [14]薄晓波,冯嘉.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法律化——兼谈法律思维的作用[C].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9.
- [15]刘苗荣.强化环境法治、建设生态文明[J].河北法学,2007,1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