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口压力定量评价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pulation Pressure in Xi'an
王永丽,于君宝,马心璐,陈会民
摘要(Abstract):
在对传统人口压力指标体系评述的基础上,将无形资源纳入人口压力指标体系,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均GDP、初高中在校人数百分比、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等指标构建衡量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承压因子的权重,探讨定量研究人口压力的方法和步骤;并以2006年西安市统计资料为依据,在ArcGIS 9.0平台上对西安市1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人口压力进行赋值、量化、分级。结果发现:首先,西安市人口压力最大的地区是碑林区,最小的是阎良区。其次,西安市人口压力等级值接近正态分布,中间等级居多,占64.54%,总体人口压力等级中。再次,西安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压力一般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口压力一般较小。
关键词(KeyWords): 人口压力指数;层次分析法;ArcGIS;西安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3062)
作者(Author): 王永丽,于君宝,马心璐,陈会民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1.03.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通屏.中国人口压力的定量研究[J].人口学刊,2004(1):17-23.
- [2]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20.
- [3]李竞能.当代西方人口学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2
- [5]程道平,刘伟.人口压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1):47-51.
- [6]余永跃.中国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J].经济学家,2000(6):126-127.
- [7]杨晓猛.人口压力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4(6):24-30.
- [8]秦寿康.综合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9]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10]徐晓敏.层次分析法的运用[J].统计与决策,2008(1):156-158.
- [11]董臻圃.数学建模方法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 [12]王晖,陈丽.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10):583-589.
- [13]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14]国家统计局.2006西安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6.
- [15]陕西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陕西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 [16]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17]ESIR.ArcWiewGIS[Z].USA: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c,1996.
- [18]Brown L R.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M].New York:Norton W W,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