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的基础、类型与功能Foundation,Types,and Functions of Youth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毛一敬;
摘要(Abstract):
青年返乡创业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意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基于河南信阳农村的田野调查,立足对青年返乡创业案例的深度刻画,分析青年返乡创业的实践基础、实践类型和社会功能。结果表明:与一代农民工把返乡当退路不同,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是青年发展的新出路,进城是青年创业失败的退路。农民生产方式非农化释放土地规模化经营空间,"政绩"压力倒逼基层政府营造支持性创业环境,共同构成青年返乡创业的客观基础。家庭本位下的生活导向型返乡创业和自我实现驱动的兴趣导向型返乡创业,是青年返乡创业实践的两种主要类型。青年返乡创业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转型、促进城乡融合、增加农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政府应遵循促进乡村发展而非"造点"的逻辑,通过公共资源的均衡性分配支持青年返乡创业。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振兴;青年返乡创业;城乡融合;产业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ZZ037)
作者(Authors): 毛一敬;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1.01.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唐宇.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赣州地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0,31(9):81-88,112.
- [2]夏柱智.能动的主体: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青年——基于中部Q镇的田野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75-80.
- [3]刘轩,于晓琳,唐丁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J].成人教育,2020,40(1):40-46.
- [4]豆小红.返乡青年互联网创业问题及“政能量”支持——以湖南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5):91-96.
- [5]曾辉.新时代背景下返乡青年创业路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1):5-6.
- [6]崔春晓.包容性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7):108-113.
- [7]梁栋,吴存玉.乡村振兴与青年农民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内在逻辑及其省思[J].现代经济探讨,2019(5):125-132.
- [8]程伟,陈遇春.多重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行为研究[J].中州学刊,2011(1):71-74.
- [9]林亦平,魏艾.“城归”人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补位”探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8(8):91-97.
- [10]李雪萍,吕明月.青年返乡服务型精英:乡村治理权威结构的新变化[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1):24-30.
- [11]梁栋.青年农民从事农业的市场与组织困境及其突围——基于西部L镇31个青年农民的个案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3):97-105.
- [12]林龙飞.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的内隐逻辑——基于个人意义构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10):62-68.
- [13]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OL].[2019-04-29].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4/t20190429_1662268.html.
- [14]中国政府网.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等[EB/OL].[2018-01-17].http://www.gov.cn/premier/2018-01/17/content_5257617.htm.
- [15]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26/c1001-30315263.html.
- [1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42(7):36-50.
- [17]贺雪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逻辑与风险[J].求索,2020(2):4-10.
- [18]王东.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及培养——基于北京247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55-59.
- [19]杨美勤,唐鸣.场域复合:转型期返乡青年农民工幸福观的生成机制[J].青海社会科学,2017(3):103-110.
- [20]林辉煌,贺雪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从“剥削型”到“保护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