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及驱动因素实证分析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Temporal Spatial Difference and Driving Factors
刘丽辉
摘要(Abstract):
根据农地利用、水稻生长和动物养殖3大类13小类碳源,测算广东1992—2013年农业碳排放,发现1992年以来广东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总体上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农地利用碳排放持续上升,水稻生长碳排放持续下降,动物养殖碳排放年际间变化不大。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对广东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广东农业碳排放主要驱动因素是农业经济发展,其次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明显,自2009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碳减排效应逐渐凸显,农业人口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累计产生负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驱动因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1XYJ12)
作者(Author): 刘丽辉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5.02.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国志,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2.
- [2]韩岳峰,张龙.中国农业碳排放变化因素分解研究——基于能源消耗与贸易角度的LMDI分解法[J].当代经济研究,2013(4):47-52.
- [3]李波,张俊飚.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7):12-17.
- [4]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J].资源科学,2012,34(11):2097-2105.
- [5]杨钧.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336-342.
- [6]吴贤荣,张俊飚,田云,等.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J].资源科学,2014,36(1):129-137.
- [7]李国志,李宗植,周明.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4):32-38.
- [8]鲁朝阳.省域视角下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5):674-683.
- [9]王珊珊,张广胜.非农就业对农户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辽宁省辽中县的证据[J].资源科学,2011,32(6):1855-1862.
- [10]田云,张俊飚,李波.基于投入角度的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752-755.
- [11]王才军,孙德亮,张凤太.基于农业投入的重庆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减排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06-209.
- [12]何婷婷,张丽琼.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30-34.
- [13]高标,房骄,许清涛,等.吉林省农业碳排放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9):617-621.
- [14]田兴国,刘长威,吕建秋,等.广东对发展低碳农业的战略需求[J].科技管理研究,2012(16):31-33.
- [15]谢淑娟.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广东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分析[J].林业经济,2012(6):68-73.
- [16]王芳,周兴.人口结构、城镇化与碳排放——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2(2):47-56.
- [17]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8):80-86.
- [18]田云,张俊飚.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36-44.
- [19]贺亚亚,田云,张俊飚.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及驱动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9-85.
- [20]张广胜,王珊珊.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J].农业经济问题,2014(7):18-26.
- [21]黄祖辉,米松华.农业碳足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40-47.
- [22]段华平,张悦,赵建波,等.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203-208.
- [23]闵继胜,胡浩.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21-27.
- [24]胡向东,王济民.中国禽畜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247-252.
- [25]卢祖丹.我国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7):134-140.
- [26]邓吉祥,刘晓,王铮.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与因素分解[J].自然资源学报,2014(2):190-199.
- ①农业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本文中的碳排放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 ②Kaya恒等式是由日本教授Yoichi Kaya于1989年在IPCC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反映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素与人类活动产生的CO2之间的联系。基本表达式为:CO2=能源结构碳强度×单位GDP能源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
- ①本文分析种植业及畜牧业产生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