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移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A Study Concerning about Relocated Migrants' Self-development Endogenous Moti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motion Path
邰秀军;王艳鸿;
摘要(Abstract):
基于内源性扶贫理论,以易地搬迁移民为研究对象,分析移民搬迁后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易地搬迁移民在自我发展上存在发展权利缺失、可行能力匮乏、发展意识淡薄、发展机会缺乏等突出问题;影响移民内生动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移民家庭生计资本禀赋基础上的可行能力、移民的文化特征、被扶持方式以及移民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治理水平和社区文化。基于此,建议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扶持”机制和提升移民可行能力的主体培育机制以激发移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路径,政策实践中应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着力点,重视多元主体间的“扶持”合作、培育移民可行能力、从文化上对移民“扶志”、建设安置地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移民搬迁后“稳得住、能致富”。
关键词(KeyWords): 易地搬迁;移民;内生动力;后扶贫时代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MZ082);; 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21Y497)
作者(Authors): 邰秀军;王艳鸿;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2.05.6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彦强,金明良,冯秋生.水库移民精准脱贫扶持方式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10):201-204.
- [2]包智明,焦开山.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脱贫信心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民族研究,2020(3):28-41,139-140.
- [3]邰秀军,昝欣.易地移民邻县安置的意愿、期望与社会适应性[J].管理评论,2019,31(11):267-278.
- [4]梁伟军,谢若扬.能力贫困视阈下的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2(4):105-114,174-175.
- [5]王曙光.易地扶贫搬迁与反贫困:广西模式研究[J].西部论坛,2019,29(4):1-13.
- [6]郭俊华,赵培.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进程中的现实难点与未来重点[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2):134-144.
- [7]万良杰.“心智模式”视角下激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内生动力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3):114-121.
- [8]贺立龙,郑怡君,胡闻涛.如何提升易地搬迁脱贫的精准性及实效——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部分地区的村户调查[J].农村经济,2017(10):80-85.
- [9]王强.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农村困难家庭2014—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90-99.
- [10]杭承政,胡鞍钢.“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4):97-103,147.
- [11]史娜娜,向德平.社区为本: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的基础与重点[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2):77-85.
- [12]郑娜娜,王晟聪.后扶贫时代易地搬迁农户返贫风险及其韧性治理研究——基于贵州省Z县的田野考察[J].人口与社会,2022,38(3):63-75.
- [13]陆海发.秩序冲突与统合:易地扶贫搬迁自发随迁移民治理研究——基于对云南省S区的调查[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0(1):89-96.
- [14]胡静,杨云彦.大型工程非自愿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9(4):74-80.
- [15]冯伟林,李树茁.人力资本还是社会资本?——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6,22(4):2-9.
- [16]许汉泽,李小云.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9(3):130-136.
- [17]方珂,蒋卓余.生计风险、可行能力与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基于农业扶贫的三个案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9(1):86-95.
- [18]束锡红,聂君,樊晔.精准扶贫视域下宁夏生态移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多元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17,(5):147-154.
- [19]严金海,阮彦钦.参照依赖、现状偏见与拆迁安置满意度——基于福建省厦门市的经验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8):3-11.
- [20]马良灿,陈淇淇.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的治理关系与优化[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110-117.
- [21]李明月,陈凯.精准扶贫对提升农户生计的效果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1):10-20.
- [22]左停,金菁,于乐荣.内生动力、益贫市场与政策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真脱贫”的路径框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5):47-54,191.
- [23]汪磊,汪霞.易地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生计资本演化及其对增收的贡献度分析——基于贵州省的调查研究[J].探索,2016,192(6):93-98.
- [24]邰秀军,杨慧珍.民族文化视角下黄土高原生态移民的生计重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6):1009-1015.
- [25]彭莫,张兆函,莫扬.宁夏西海固回族扶贫搬迁移民的生存适应[J].民族研究,2017(4):72-81,125.
- [26]谢大伟,张诺,苏颖,等.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模式及制约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0,43(5):1401-1408.
- [27]曲海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2):216-223.
- [28]王蒙.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实现长效减贫?——基于社区营造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44-51.
- [29]雷明.扶贫战略新定位与扶贫重点[J].改革,2016(8):74-77.
- [30]李雕,赵国友.论相对贫困的绿色治理——基于“问题-过程-目标”的分析框架[J].长白学刊,2021(6):114-121.
- [31]王兰.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