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0, v.19;No.90(06) 726-73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农户对宅基地价值的主观认知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基于金寨、余江、宜城三地的农户调查
Differenc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ouseholds' Subjective Cognition Towards Rural Housing Land Value: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 in Jinzhai,Yujiang and Yicheng

吴郁玲,陈露

摘要(Abstract):

客观探讨农户对宅基地价值的主观认知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政策、切实保护农户宅基地产权权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安徽金寨、江西余江和湖北宜城375份农户调查问卷,采用参与式评估方法和分布式认知理论测算农户对宅基地价值的主观认知并剖析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对宅基地价值的主观认知在三类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内部都存在较大差异。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是影响农户对宅基地价值主观认知的主要因素,但不同认知力的作用力及其作用方向存在较显著差异。因而,在宅基地流转实践中可多渠道了解并积极引导农户形成科学的宅基地价值主观认知,兼顾宅基地客观价值和农户的主观诉求来制定并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政策,有利于显化农村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属性、保障农户宅基地产权权益、激励农户积极参与闲置宅基地流转以及提高农村宅基地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关键词(KeyWords): 宅基地价值;农户主观认知;分布式认知理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54)

作者(Author): 吴郁玲,陈露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0.06.7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