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9, v.18;No.80(02) 224-23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in Rural Revitalization:Why Is It Possible and What Can Be Done?

萧子扬,刘清斌,桑萌

摘要(Abstract):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乡村振兴面临六大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和经济相对滞后问题、生态环境整治问题、乡风建设和培育问题、基层治理问题、贫困问题、农民主体性和社会知觉问题。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有五大路径:①尊重农民话语,建设"农民主体性导向的乡村振兴"新形态;②加强社会工作的承认和嵌入,探索"社会工作+乡村振兴"新模式;③培育乡村振兴自组织,探索"发展性的乡村振兴"新理念;④发展农村原住社工,形成"植根本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⑤回顾乡村建设历史,发展"反思性的乡村振兴"新方法。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工作;乡村振兴;农村社会工作;精准脱贫;农民主体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SH007)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SH168)

作者(Author): 萧子扬,刘清斌,桑萌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9.02.2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