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国有林区森工集团转型能力评价与差异性分析Evaluation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Forest Industry Groups in the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
曹娟娟,王玉芳,陈浩
摘要(Abstract):
重点国有林区转型主要从经济、社会及生态3个层面进行转型,其转型能力可以由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生态保护能力3个维度来评价。基于此,首先构建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界定重点国有林区(森工集团)转型能力的概念;接着,运用熵权法对2001—2017年森工集团转型能力进行评价;最后,在对其综合转型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森工集团不同维度转型能力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森工集团转型能力总体较强,其中,综合转型能力最强的是内蒙古森工集团,最弱的是龙江森工集团;经济转型能力最强的是龙江森工集团,最弱的是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社会转型能力最强的是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最弱的是龙江森工集团;生态转型能力最强的是吉林森工集团,最弱的是内蒙古森工集团。综合来看,森工集团要顺利完成转型,必须在完成"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转型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企业制度的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KeyWords): 森工集团;转型能力;熵权法;模糊综合评判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Y021);; 黑龙江省哲学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GLB013);; 中央高效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8CP07)
作者(Author): 曹娟娟,王玉芳,陈浩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0.01.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毅昌,蒋敏元.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探求[J].林业科学,2005,41(5):163-168.
- [2]王玉芳,万志芳,蒋敏元.国有林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重构[J].林业经济问题,2004(6):12-16.
- [3]万志芳.重塑国有森工企业政企关系的对策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4(3):61-65.
- [4]耿玉德,王永清,蒋敏元.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体制改革研究[J].林业经济;2001(4):30-34.
- [5]耿玉德,万志芳,李微,等.国有林区改革进展与政策研究--以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为例[J].林业经济,2017(2):4-12.
- [6]GINSBERG A.Measuring and modelling changes in strateg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direc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6):559-575.
- [7]FRANCIS D,BESSANT J,HOBDAY M.Manag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J].Management Decision,2003,41(1):18-31.
- [8]唐健雄,王国顺.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自组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172-176,186.
- [9]王艳秋,胡乃联,苏以权.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评价[J].技术经济,2012(5):72-76.
- [10]刘寅彪,张宝.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矿业城市为例[J].中国矿业,2011(S1):88-92.
- [11]杜吉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构建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 [12]FUSSLER G,JAMES P.Driving eco innovation a breakthrough discipline for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M].London:Pitman Publishing,1996.
- [13]余凤鸣,周杜辉,杜忠潮.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4):298-303.
- [14]吕柳,温作民.现代林业指标体系框架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7(6):64-70.
- [15]于波涛.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交流,2007(5):131-134.
- [16]吕洁华,刘俊昌,刘婕.林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构建[J].林业经济,2008(12):66-68.
- [17]王玉芳,徐永乐.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效果评价--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4(5):26-31.
- [18]王玉芳,杨凤均,周妹,等.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水平和经济转型能力评价[J].林业经济,2016(4):13-19.
- [19]朱震锋,玉昆,王非.中国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32(11):103-107.
- [20]耿玉德,张朝辉.基于二次相对评价的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测度[J].林业科学,2013,49(7):150-157.
- [21]佟光霁,耿晓雪.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认知调查与分析--以伊春市为例[J].林业经济,2018(2):19-23+57.
- [22]杨柳.社会阶层固化:应积极应对的严峻挑战[J].理论探索,2012(5):50-52.
- [23]李朝霞.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 [24]同春芬,王珊珊.老龄社会转型背景下老龄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基于福利社会范式的视角[J].求实,2017(11):61-70.
- [25]朱震锋,曹玉昆.苇河林业局全面停伐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6(10):18-21,32.
- [26]邹成成,岳上植,朱震锋.改革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压力、动力及出路[J].林业经济,2017(2):22-26.
- [27]杨庭硕,耿中耀.杨庭硕教授谈当代生态建设的转型与创新问题[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9(3):2-12.
- [28]杨清可,段学军,王磊,等.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1):97-106.
- [29]朱阿丽,王汉祥.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38(6):201-206.
- [30]陈妍,梅林.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8,37(2):307-318.
- [31]杨建林.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能力评价[J].决策参考,2018(2):23-56.
- [32]赵常恒.资源型城市应如何转型?--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考察[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2):81-90.
- [33]LIU F,ZHAO S,WENG M,et al.Fire risk assessment for large-scale commercial buildings based on structure entropy weight method[J].Safety Science,2017(94):26-40.
- [34]何菊莲,陈增民,李缘.基于PCA熵权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测评--来自湖南2001-2014年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1):140-146.
- [35]赵嶷飞,万俊强.五元联系数-熵权法的航空公司风险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2):34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