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水果贸易增长原因分析——基于三元边际的视角Growth Reasons of China's Fruit Trad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Margins
彭世广,周应恒
摘要(Abstract):
采用H-K测度法对2002—2017年中国水果总体及下分鲜冷冻、加工水果进出口增长进行三元边际分解,以期为入世以来中国水果贸易变化提供基于增长路径的经验解释。研究表明:整体上,中国水果进出口均主要沿着数量主导的集约边际增长,但进口扩展边际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分阶段地,出口主要增长路径由扩展边际逐渐转向数量边际,而进口增长则由价格边际逐渐转向数量和扩展边际共同推动;分类别地,由于鲜冷冻和加工水果的主要贸易市场存在特征差异,其进出口边际结构也有所不同;分国家地,价格边际是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和越南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泰国市场则由数量边际主导。而对各进口主要贸易国水果进口的增长均由数量边际主导。最后,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水果贸易;三元边际;增长路径;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3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37);; 农业农村资源等监测统计经费项目(M374)
作者(Author): 彭世广,周应恒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0.01.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蒋兴红.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0(3):119-122.
- [2]熊启泉,邓家琼.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失衡:结构与态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8.
- [3]朱晶,李天祥,林大燕.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19-32.
- [4]张晓恒,周应恒,祁玉雯.市场结构、价格竞争力与我国水果出口增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8-46,129.
- [5]乔娟.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12):33-38.
- [6]潘伟光.中韩两国水果业生产成本及价格竞争力的比较--基于苹果、柑橘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0):49-53.
- [7]刘汉成,易法海.中国水果出口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450-453.
- [8]温思美,苏国宝.基于CMS模型的中国水果出口增长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9):17-23,110.
- [9]MELITZ M.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 [10]HUMMELS D,KLENOW P J.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3):704-723.
- [11]HELPMAN E,MELITZ M,RUBINSTEIN Y.Estimating trade flows:Trading partners and trading volum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123(2):441-487.
- [12]AMITI M,FREUND C.An anatomy of China’s export growth[M]//Robert C Feenstra,Shang-jin Wei.China’s growing role in world trad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
- [13]BESEDES T,PRUSA T J.The role of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and export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96(2):371-379.
- [14]BAIER S L,BERGSTRAND J H,FENG M.Economic integration agreements and the margi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4,93(2):339-350.
- [15]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J].经济学(季刊),2010,9(4):1311-1330.
- [16]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经济研究,2010,45(1):65-79.
- [17]耿献辉,张晓恒,周应恒.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4(5):36-50.
- [18]徐芬,刘宏曼.自贸区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三元边际结构[J].国际经贸探索,2018(10):4-16.
- [19]孙志娜.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实施零关税产生的贸易效应--基于进口二元边际视角评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2):37-49.
- [20]施炳展.中美贸易失衡的三元边际--基于广度、价格与数量的分解[J].世界经济研究,2011(1):39-43,88.
- [21]张玉娥,朱晶.基于三元差额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结构[J].财经科学,2015(10):74-81.
- [22]孙致陆,李先德.中国粮食贸易逆差之谜:种类、价格抑或数量[J].国际贸易问题,2018(9):9-24.
- (1)贸易条件指数是世界银行为了衡量贸易条件的变化建立的一种评价体系。其计算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出口单位物价指数/进口单位物价指数。该值越小,说明贸易向不利地位发展。
- (2)从产品层面看,扩展边际代表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集约边际代表在已出口产品种类上,出口价值量的大小;从国家层面看,扩展边际代表出口对象国的数量,集约边际代表与原有对象国的贸易量;从企业层面看,扩展边际代表出口企业的数目或企业出口产品的种类,集约边际代表原出口企业带来的贸易量大小。
- (1)限于篇幅,在此不列出具体水果HS-6位编码,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 (2)经测算,以农业农村部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组,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计算的出口额的年均差异率为3.54%,进口额的年均差异率为0%。
- (1)本文出现的“国家”均指国家(地区)。
- (1)若出口产品在某段时期内表现出价格和数量边际的共同增长,则该产品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