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Ecological Agriculture Can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付恭华,王莹,鄢帮有
摘要(Abstract):
随着人们对"石油农业"环境负面影响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态农业"的提出,到今天遍布全国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然而,保障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生态农业能否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控制影响粮食产量的3个主要投入要素(化肥、化学农药以及水资源)的投入数量后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测算,发现在现有生产条件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下生态农业能保障我国粮食需求量的80%左右,粮食产量高于我国"生存安全标准"的粮食需求量。此外,未来我们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还很大,再加上通过国际农业合作与贸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利用国际市场对粮食品种进行调剂。总之,在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下,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农业;粮食产量;粮食安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1BBA10041)
作者(Author): 付恭华,王莹,鄢帮有
DO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3.03.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梁树春.对石油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再认识——兼论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模式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8):14-17.
- [2]黄崟,曾卓然.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变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3-14.
- [3]倪国华,郑风田.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J].中国农村观察,2012(4):52-58.
- [4]卢峰,谢亚.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78-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J].管理世界,2008(3):71-80.
- [5]王传仕,孙瑞玲.城镇居民持久收入与食品消费结构关系[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1):73-78.
- [6]马晓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7(3):11-18.
- [7][美]莱斯特·布朗.谁能买得起中国所需要的粮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 [8]杨万江.危机与出路:中国粮食结构与农业发展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 [9]蓝海涛,王为农(编).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重大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 [10]张燕林.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研究研究——基于虚拟耕地进口视角[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 [11]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 [12]凌起.生态农业概念歧义辨析与整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1-96.
- [13]马世骏.高技术新技术农业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1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 [15]巩前文,田志宏.农村经济发展与化肥施用量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与验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7-164.
- [16]王兆骞.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与生态农业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1):18-20.
- [17]宋秀杰.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 [18]秦子鎛,刘子琪,曾庆亚,等.玉米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1,36(6):37-38,52.
- [19]王祖力,肖海峰.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的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8):65-68.
- [20]丁翔文.“十二五”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区域特征[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3-02-25(7).
-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OL].(2012-12-24):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212/t20121224_3114453.htm[2013-3-19].
- [22]章骏.世界市场上的农药[J].农药,1972(3):53-58,28.
- [23]韩熹莱.农药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 [24]Oerke E C.Centenary review:Crop losses to pest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06,144:31-43.
- [25]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1-345.
- [26]段文生,罗艳.生物农药:曲折中前行[J].中国农药,2012(7):28-54.
- [27]郑斐能.我国农药应用前景[J].农药市场信息,2004(8).
- [28]韩洪石,赵连阁.中国灌溉农业发展——问题与挑战[J].水利经济,2004,22(1):54-64.
- [29]中国水利部.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EB/OL].(2012-4-26)http://www.mwr.gov.cn/zwzc/hygb/szygb/qgszygb/201204/t20120426_319624.html[2013-3-22].
- [30]王宏广.中国农业的问题、潜力与对策[J].科学研究,1992,10(3):38-41.
- [31]白重恩.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EB/OL].(2013-5-27):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734345-0_1.html[2013-5-30].
- [32]张燕林.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研究研究——基于虚拟耕地进口视角[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 [33]李小云.小农为基础的农业发展:中国与非洲的比较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34]刘晓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与模式的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3):26-30.